动力相关蛋白1调控线粒体分裂影响细胞焦亡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皮疹和剧烈的瘙痒,影响患者睡眠、生活质量及身体和精神健康。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失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均与AD发病相关。而对于AD治疗,近年随着以Dupilumab为代表的生物制剂的应用,为AD患者的治疗寻找到了更有效的方法,但目前AD的复发性和顽固性仍是目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进一步寻找AD发病机制,对临床治疗可以提供新思路。AD是复杂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存在屏障功能破坏和微生物或过敏原的渗透侵入。炎性小体是由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组装而成的多蛋白复合物,在病原体识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小体参与了AD的炎症反应。而这其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报道较多。在大多数细胞中,NLRP3由TLR/NF-κB信号启动激活,激活后随即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活化,活化的caspase-1迅速剪切促炎因子IL-1β和IL-18的前体形式,使其成熟并分泌到细胞外,诱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此外活化的caspase-1可以切割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释放其N端结构域,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隙,诱导细胞焦亡。细胞焦亡是由炎性小体激活介导的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有研究显示:在角质形成细胞中激活NLRP3炎性小体,随之释放IL-1家族蛋白可能是AD的危险因素,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AD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因此,抑制NLRP3炎性小体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AD的方法。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属于动力蛋白家族成员,是调节线粒体分裂的关键蛋白,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细胞质Drp1被转位到线粒体中并促进线粒体分裂,参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过程形成动态网络,动态网络的平衡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形状和功能。动态网络失衡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研究表明,线粒体过度分裂与许多疾病有关,如神经退行性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性气道疾病等。有研究发现,Drp1的激活诱导了线粒体分裂,进而通过caspase-1依赖性方式导致了NLRP3炎性体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可减少NLRP3相关细胞焦亡,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些研究提示Drp1参与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但在AD发病中Drp1是否参与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尚不清楚。目前仅有资料显示:Drp1在AD患者皮肤中的表达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抑制Drp1活性或下调Drp1表达可抑制肥大细胞线粒体转位、脱颗粒和肿瘤坏死因子分泌。因此本研究通过细胞及动物实验研究Drp1抑制对线粒体功能、NLRP3激活及细胞焦亡的影响,进一步阐明AD发病机制,明确Drp1是否可以作为临床药物治疗靶点,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首先应用AD样炎性混合物[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10ng/ml),TNF-α(10 ng/ml),IL-4(50 ng/ml),IL-13(50 ng/ml)]诱导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HEKs),采用Drp1选择性抑制剂Mdivi-1处理HEKs,Western blot检测Drp1、磷酸化动力相关蛋白1(phosphorylation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p-Drp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 associated speck like protein,ASC)、细胞焦亡相关指标Gasdermin D-NT、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NF-κB信号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指标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的表达;同时将靶向Drp1的si RNA转染到角质形成细胞中,应用AD炎性混合物进行干预,通过RT-q PCR检测Drp1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Drp1、NLRP3、ASC及Gasdermin D-NT的表达,初步明确在AD样炎性混合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中Drp1抑制对线粒体分裂、NLRP3炎性小体活化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明确相关信号通路。然后采用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建立A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Mdivi-1进行干预,实验末观察小鼠抓挠皮肤次数,进行皮炎评分,ELISA检测Ig E及AD相关炎性因子IL-4、IL-5、IL-13水平变化,结合HE染色分析小鼠皮损组织病理改变,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小鼠皮损组织中肥大细胞浸润情况,明确Drp1抑制对AD的治疗作用。同时在DNCB诱导的AD小鼠模型中应用RTq PCR检测Drp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rp1、p-Drp1、NLRP3/细胞焦亡相关指标表达变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LDH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测定NF-κB信号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fn1、Mfn2、Opa1的表达,阐明Drp1抑制对AD作用的相关机制。结果:1.AD样炎性混合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中p-Drp1表达升高。2.Drp1选择性抑制剂Mdivi-1可以使AD样炎性混合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细胞焦亡相关指标NLRP3、ASC、活化caspase-1、GSDMD-NT、IL-1β和IL-18表达降低;LDH水平降低;p65和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P65入核减少;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Mfn2和Opa1表达升高;ROS释放减少。3.靶向Drp1的si RNA转染到角质形成细胞后,Drp1的表达降低,下调Drp1可降低AD样炎性混合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中LDH水平,降低NLRP3、ASC、GSDMD-NT的表达。这表明Mdivi-1对AD样炎性混合物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与Drp1沉默相同。4.在DNCB诱导的小鼠AD模型中,应用Drp1选择性抑制剂Mdivi-1可以改善AD样皮炎症状,缓解瘙痒症状,降低皮炎评分,降低血清Ig E水平,减少IL-4、IL-5、IL-13的产生,改善病变组织表皮增厚、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在DNCB诱导的小鼠AD模型皮损中,Drp1的表达增高,应用Drp1选择性抑制剂Mdivi-1可以使小鼠皮损中细胞焦亡相关指标NLRP3、ASC、活化caspase-1、GSDMD-NT、IL-1β和IL-18表达降低;LDH水平降低;p65和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P65入核减少;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Mfn2和Opa1表达升高。结论:在细胞和动物AD模型中,抑制Drp1可以调控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抑制NF-κB通路进而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减少细胞焦亡,最终改善AD;Drp1抑制剂Mdivi-1可能会作为治疗AD药物的一种新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以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探索疲乏感及心理一致感对生命质量的影响,验证心理一致感在疲乏感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积极心理干预措施是否会对子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带来积极影响,指导临床实践以及未来的心理干预研究。应用正念干预来改善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促进子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确定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患
目的:喉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超过95%为喉鳞状细胞癌。过去30年,全球喉鳞癌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分别增加了12%和24%,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喉鳞癌发生发展机理,寻找新的早期诊断标记物及治疗靶点。长链非编码RNA TUGl(taurine up-regulated 1),即牛磺酸上调基因1,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其在食管鳞癌、骨肉瘤、乳腺癌、肝癌、结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失调,并在多种恶性肿
目的:在世界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死亡率排名位列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位。其中,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肝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约占中国肝细胞癌的85%。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尽管索拉非尼已被确定为晚期肝细胞癌、肾细胞癌和甲状腺癌的有效药物,但大部分患者常在6个月后产生耐药性。鉴于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中的耐药性问题,探索其耐药机制也
目的:吸烟是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除了它对肿瘤方面的影响,吸烟还与其他许多病理改变有关,包括心血管、肺和脑疾病。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和社会健康问题,它与内在和外在因素都有关。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增加听力损失的风险,而在常年大量吸烟的时候,风险往往更高。因此,破解吸烟引起听力损失的机制,对提高吸烟者和暴露在二手烟的不吸烟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价值。尼古丁是烟草烟雾中的重要成
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胰岛β细胞质量进行性衰竭伴随糖代谢紊乱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T2DM患病率在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负担。尽管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胰岛β细胞损伤和恢复的相关机制研究,但迄今为止,关于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的全面而明确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性反应等因素是长期持续高血糖诱导胰岛β细胞质量恶化的主要
目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儿童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小儿泌尿外科中多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在肾脏广泛表达,参与肾脏生理和病理的复杂调控作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
学位
目的: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目前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最新评估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已达226万。乳腺癌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预后情况差异较大。约有65-75%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胸椎、腰椎、肋骨以及髋关节。骨组织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组成,乳腺癌细胞对骨组织的侵犯会导致一系列骨相关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产前诊断CHD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进行临床咨询,完善相关检查,及时转诊,降低围产期的死亡率。而目前CHD的产前检出率较低,在发达国家仅为30%-60%,在发展中国家更低。因此,提高CHD的产前检出率,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的胎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家族成员之一,是具有庞大且复杂结构的包膜病毒,在人群中感染广泛。病毒自身的蛋白表达、基因组复制、以及病毒颗粒的组装成熟等过程完全依赖于宿主细胞机制。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新陈代谢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配体激活LXR,产生转录激活和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