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工业革命以来,对流层温度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升高。一般认为,增温导致更强的蒸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之变多。可降水量变多,降水是有可能增加的。然而,目前时间跨度不够长或空间覆盖范围不够广的各种资料对全球降水长期变化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长期变化是不显著、不确定的。本文以CMIP5多模式历史模拟(1850-2005年)资料为主,从大气水循环发展和水循环关键环节多角度理解变暖背景下降水的长期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对流层温度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升高。一般认为,增温导致更强的蒸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之变多。可降水量变多,降水是有可能增加的。然而,目前时间跨度不够长或空间覆盖范围不够广的各种资料对全球降水长期变化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长期变化是不显著、不确定的。本文以CMIP5多模式历史模拟(1850-2005年)资料为主,从大气水循环发展和水循环关键环节多角度理解变暖背景下降水的长期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降水受到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的连锁影响,或者说,降水受到近地面水汽含量、凝结层水汽含量、凝结层相对湿度的连锁影响。各环节之间关系紧密,同时地面增温促进近地面水汽增长。近地面比湿增长在全球大部分区域显著,凝结层比湿增长在全球部分区域显著,而凝结层相对湿度长期变化在全球大部分区域都不显著。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全球总体而言,随着循环发展,水循环中水汽相关物理量长期变化的显著性逐渐减弱,不显著、不确定性逐步增强。在水汽输送环节,不确定性有一定程度增长,在水汽凝结环节,不确定性大幅增长。这些增长的不确定性通过水循环的连锁影响最终造成降水长期变化的不显著、不确定。因此,从水循环角度可以说,变暖背景下降水长期变化的不显著、不确定主要归因于水汽凝结环节,次要归因于水汽输送环节。(2)对流层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增温趋势大小不同。温度变化趋势的纬度差异明显。在高纬度,低层增温趋势大,随高度逐渐减小,至对流层顶附近时甚至出现降温现象。在热带、副热带,低层增温趋势小,随高度逐渐变大。全球平均温度增长趋势随高度升高逐渐增长,至300hPa达到最大,随后减小。不同高度增温趋势不同,导致垂直方向上温度对比发生改变,垂直温差(低层减去高层)变化进一步影响大气稳定度。300hPa以下对流层中,大部分区域垂直温差减小,减小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因此中、低纬度静力稳定度增长;高纬度温差增长,稳定度减小。300hPa以上对流层中,中、高纬度温差增长,静力稳定度减小;热带温差减小,静力稳定度增长。总的来说,对流层大部分区域,尤其是中、低纬度,静力稳定度增长。对流层水汽大部分集中在500hPa以下,热带、副热带水汽含量大于高纬度,对流活动在低纬度也更活跃。而500hPa以下中、低纬度对流层静力稳定度增长,大气变得更稳定,不利于对流活动,水汽的垂直输送能力减弱。变暖蒸发出的更多水汽不能像以往一样输送进上层大气,从而上层水汽增长趋势小于低层。(3)从相对湿度的表达式出发,通过数学转换,将相对湿度长期变化中水汽和温度(即含水能力)的贡献线性地分离,建立可以定量表征并直接比较两者贡献的方法。在近地面和热带对流层中层,水汽增长的正贡献强于增温的负贡献,因此相对湿度增长。在高纬度对流层顶,水汽增长的正贡献叠加降温的正贡献,从而相对湿度增长。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横跨热带对流层上层、副热带、以及中纬度的倒U型区域里,增温的负贡献强于水汽增长的正贡献,因此相对湿度减小。降水和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关系非常紧密,尤其在热带和副热带,降水趋势分布和相对湿度趋势分布非常相似。大体上,水汽增长正贡献强(弱)于增温负贡献的地方,水汽和温度变化的综合贡献有利于(不利于)饱和凝结,因此降水增长(减少)。长期而言,全球平均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减小、而降水增长,虽都不显著。从全球平均看,降水频次减少、雨期减少、无雨期增长,是相对湿度减小的原因。极端降水的频次和强度同时增长,是降水频次减小的情况下降水量依然增长的原因。(4)通过理论公式和经验关系推导发现,近地层水汽含量变化不仅受地面增温强度的影响,还与近地层水汽含量的气候背景有关。为此建立两个指标,平均项和扰动项,平均项表征了全球平均的地面增温程度和气候态水汽含量的共同作用,扰动项表征了增温和水汽含量的空间配置情况。全球平均增温强度对平均项的影响很大,对扰动项的影响相对较弱。全球平均近地面增温强度决定了平均项的大小,平均项决定了全球平均近地面水汽含量变化的大小,进而影响了全球平均降水的变化。1850-2005年全球平均降水长期变化的模式间差异来自于模式模拟温度变化的差异。更重要的,在单位增温条件下,即全球平均增温1℃时,全球平均近地面水汽含量变化的差异取决于扰动项的大小,即取决于近地面增温强度与水汽含量的空间配置情况。当较强的增温更多发生在较湿润的地区时,会产生更多水汽,增加的水汽更有可能抵消增温导致的大气容水能力增长,进而降水增长。(5)用2种方法(即基于降水和相对湿度紧密关系的方法和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旱涝年降水变化中水汽和温度的相对重要性,两种方法结论一致。全球大部分区域,尤其在中、低纬度,水汽主导降水的年际变化。也有少部分区域降水的年际变化由温度主导,主要在中、高纬度。
其他文献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以侵蚀形式出现的骨破坏。骨破坏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影响RA患者工作和生活。目前RA研究主要关注于滑膜炎症,对骨破坏的研究有限。因此,本研究拟(1)明确艾灸对RA家兔治疗作用中是否有骨保护效应;(2)探索Wnt信号通路的Dvl2、OPG/RANKL/RANK系统和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艾灸治疗RA家
本文首先利用AVISO(Archiving,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卫星高度计资料、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充分研究了大涡(Great Whirl,GW)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揭示了GW中心位置及相关特征变量的年际变化特
随着通信行业降本增效的趋势愈发迫切,结合多元发展需要,中国铁塔公司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在企业新的发展战略下,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铁塔成立之初,所有员工均从三家运营企业进行选任,随着员工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业绩,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对中国铁塔T分公司绩效管理进行深
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工业设备逐渐趋向复杂化、精密化和智能化,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工业流程的瘫痪,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诊断已成为当前工业互联网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轴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建模,提出相应的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过于依靠人工经验以及无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谣言在社交网络上也不可避免地传播。研究复杂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机制对理解谣言传播规律、制定有效的谣言控制措施具有实际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者个体存在心理差异,针对传播者个体因素的研究很少,基于此建立Si-SIR(沉默-未知-传播-免疫)谣言传播模型,并考虑随机噪声干扰、最优控制模型等,研究谣言传播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和谣言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新型信息技术在5G和未来6G网络中应用正在得到关注,以支持多样化信息共享的需求。区块链无线接入网可能是一种为面对信息共享挑战的资源分配而提出的服务架构与技术,它可能对现有移动网络的无线资源分配、网络控制方式和服务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对于传统无线系统的复杂资源分配问题,拍卖机制、遗传算法可能是候选方法,但是面对零信任的网络场景下的资源分配,则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资源分配策略。其次,传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和应用,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传统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相比,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不仅可以解决用户频繁切换蜂窝、蜂窝间干扰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不均衡等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增强宏分集来有效抑制用
设施黄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我国设施农业种植产业中发展非常快的产业之一,低温寡照是秋冬季影响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如何有效防御低温寡照气象灾害是设施黄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以“津优101”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试验研究低温、寡照及低温寡照复合胁迫对设施黄瓜开花结果期的叶片生理特性、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基于低温寡照对设施黄瓜植株干物质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其降水是全球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冰川冻土演变、沙漠化进程以及生态环境等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青藏高原降水的地面观测数据分布不均,而卫星数据虽分布均匀但在高原地区的准确性往往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首先通过优化变分订正方法,将地面台站的观测资料和TRMM卫星降水产品进行融合,以
城市化导致城市和周边郊区近地表大气湿度的差异,形成城市干岛/湿岛效应。与城市化有关的大气湿度变化对气候变化预测及其影响评估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影响云的形成、降雨强度、人体热舒适度以及“城市-森林界面”野火等。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目前对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水文过程以及地表大气湿度和温度如何相互作用尚无共识。本文综合运用地面对比观测、遥感监测技术、中尺度数值模拟、统计分析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