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铜形貌控制及其含能复合薄膜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采用简单绿色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多孔金属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氢气泡动态模板法沉积制备了具有三维蜂窝状孔洞形貌的多孔铜,其孔壁由分形纳米铜晶枝、纳米铜棒、纳米铜颗粒组成,这种典型的类荷叶微-纳结构使多孔铜的表面具有疏水性。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多孔铜形貌特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添加剂种类和电沉积参数可有效控制多孔铜的晶枝形貌和孔径分布。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多孔铜的晶枝形貌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将多孔铜与氧化剂复合构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微纳结构的含能材料,初步研究了其化学反应历程。在基础电解液中添加了NaCl、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SO4、(NH4)2SO4几种添加剂研究其对多孔铜晶枝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l、Na2SO4在铜的沉积过程起到催化加速作用,所制备的多孔铜晶枝变细,孔壁光滑致密;EDTA的络合作用使多孔铜晶枝由“枝状”变为“瘤状”;(NH4)2SO4可使枝状晶枝变为麦穗状,孔壁极其粗糙。特别地,NaCl/EDTA在多孔铜的沉积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制备的多孔铜晶枝细腻、表面光滑致密,且沉积过程可长时间进行,沉积层不会发生坍塌。本文系统研究了电化学参数对孔密度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多孔铜表面孔径增大,体系孔密度增加。在含NaCl的基础电解液中,当阴极电流密度由1A/cm2增至4A/cm2,多孔铜的孔径逐渐减小,孔密度增加。通过分形生长理论解释了不同溶液环境中制备多孔铜的晶枝形貌。为了阐明三维多孔铜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层堆积”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解释添加剂、电化学参数对多孔铜孔径分布的影响过程。通过溶剂挥发法将AP(高氯酸铵)填入到多孔铜中制备了多孔铜含能复合薄膜材料,并采用同步热分析法分析多孔铜/高氯酸铵复合薄膜的反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孔铜的催化加速作用下,复合薄膜的起始反应温度低于AP的晶型转变温度,这种现象类似于纳米金属粒子对AP的催化作用,但AP晶型转变吸热峰的消失说明AP与多孔铜之间存在激烈的反应过程。
其他文献
<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快节奏已成普遍现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的地铁数量已经有22个城市建成95条地铁。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天有上百万
<正>一日三餐,我们每天都在吃,而吃什么最安全,吃什么最健康,聪明的您,又有多少了解呢?这是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经过约三年时间研究得出的最佳食品榜。
期刊
河南是承接东南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省份,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高级人才短缺、研发力弱、企业规模小、生产线单一、品牌影
2003年1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开始实施。甲醛对人体具有刺激性,导致过敏,它还是可疑致癌物。甲醛通过溶解于汗液作用于皮肤,释放于
以电沉积法制备了钛基 Pb O2 电极 ,优化并确定了电极的制备工艺 .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 ,考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优于传统的 DSA钛基
石墨烯是由单层六边形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二维碳材料,具备理想的晶格结构与独特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等性质,在光电、生物医药、储能器件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以涂山庙会民俗现象为研究视角,对当地的生殖崇拜观念与石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涂山庙会中许多祭拜仪式和民俗活动都通过对涂山本地山石的祭拜或与石头相关的行为活动,体现
本文采用升温红外光谱研究了含脂肪链段(1,6-己二胺)共聚聚酰胺酸的热环化动力学。研究发现整个热环化过程表现为明显的两个阶段:初期的快速阶段和后期的慢速阶段,即存在明显
自宋元文人篆刻出现以来,印学家对入印文字的探索与研究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印学家们追求高古、新奇的理念使得“古文入印”这一门类迅速发展,并在近代出现了多位大师,黄牧
<正>一、Toll样受体Toll受体基因是Nusslein-Volhard等通过研究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的一段决定果蝇的背腹侧分化的基因,目前,科学家在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LRs家族成员有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