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barbart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不仅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首批被批准为药食同源的产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药用历史,近几年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滋补食疗珍品。其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和调节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脂肪肝等功能,被历版的《中国药典》所收载。现代医学、营养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枸杞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被广泛用于抗衰老、抗肿瘤及抗心血管疾病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文献报道芦丁、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是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的常见枸杞黄酮成分。本研究选择宁夏产枸杞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多糖和黄酮,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显色反应和可见光谱法对经高速剪切制得的枸杞多糖(LBP)含量进行测定。建立高速剪切技术(High-speed Shear Dispersing Emulsifier,HSDE)辅助提取LBP的优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剪切时间、剪切速率、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LBP提取率的影响。以LBP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得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剪切时间2 min,剪切速率12000 rpm,料液比1:12,提取时间为2 h,提取1次。进一步优化其醇沉工艺,得最佳条件为:原料:提取液比例1:2,醇沉浓度60%,醇沉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LBP的提取率和产品纯度分别为36.19%和48.61%。2.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枸杞黄酮的研究。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实验中的枸杞黄酮成分为芦丁和杨梅素。根据这几种枸杞黄酮的分子尺寸和分子极性,通过计算,选出10种性质相关的大孔树脂(BSKB-1、BSKC-1、AUKJ-1、BWKS-1……),通过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测定,从中优选出2种效果显著的大孔树脂(BWKX-1、AUKJ-1)。制备这2种树脂的混合模拟床并继续通过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优选出其最佳混合比例为2:1。再通过混合树脂的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得最佳条件为:枸杞黄酮浓度600 g·L-1,流速10 BV·h-1,所选洗脱剂为60%乙醇,洗脱流速为15 BV·h-1。在上述最优条件下,样品中芦丁含量由0.06%提高至0.21%,杨梅素含量由0.08%提高至0.23%。本实验优化了枸杞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也提高了其分离纯化效率。3.利用原子荧光、体外化学反应等分析技术测定硒化枸杞多糖的硒含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优化枸杞多糖的硒化工艺,再对枸杞硒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枸杞多糖硒化的最佳条件为:按照LBP为1 g计算,加入0.62 g Na2SeO3,用1%HNO3充分溶解,再加入BaCl2 1 g,用油浴锅74℃反应9 h。反应完成后,利用饱和Na2CO3溶液调节pH至5-6,Na2SO3溶液充分沉淀Ba2+,离心取上清液,用1 kDa透析袋自来水透析2 d,蒸馏水透析1 d,浓缩干燥。在此优化的提取条件下,枸杞硒化多糖的硒含量为648.65μg·g-1。在此基础上,利用MTT法评价枸杞硒化多糖对HePG2人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优化了高速剪切辅助LBP的提取工艺及其醇沉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枸杞黄酮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成分为芦丁和杨梅素,且将其含量分别提高了2.5倍和1.9倍;优选出枸杞多糖硒化的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枸杞硒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为枸杞功能性食品的进一步研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