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向读者描绘了丰富的城市景观、城市风俗及市民生活百态,勾画出中国城市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的多彩图卷。本文主要以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话剧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中对城市新面貌的展示与呈现,解读老舍新中国话剧中城市想象的独特内涵,以期能够对较为薄弱的老舍话剧研究有所裨益。
在论述过程中主要采用比较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老舍本人前后期作品之间的比较和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对比,揭示老舍话剧城市想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中梳理老舍城市想象的主要内容,探讨其独特价值。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揭示老舍话剧场景与北京城的关联。老舍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作家,他在抗战时期的剧作以重庆为发生地,而新中国成立后话剧场景回归北京,以城中独具特色的大杂院与小胡同为中心,反映了北京城的新变化,表达出老舍对北京的深情,同时与小说中的旧北京想象构成一连续而完整的艺术世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第二章对《龙须沟》、《全家福》和《红大院》三部代表性剧作进行深入解析,在此基础上勾连起其它作品,挖掘老舍话剧所塑造的城市形象的构成因子。在老舍新中国话剧中,以“龙须沟”浓缩城市外在环境的变迁,用“全家福”象征市民幸福和谐的生活情景,通过“红大院”这一元素绘制出理想的城市蓝图,并和其它剧作一同展现了城市的生态、形态、生产、服务、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构建出一个复杂、多维的城市想象体系。第三章阐释老舍新中国话剧城市想象的特征。老舍不仅采用新旧对比的方式突显了新中国城市形象,还表现出城市现实及未来的动态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位。但这种想象不够细致,政治环境制约着老舍的城市想象空间,使得关于城市的多彩想象只能渗透、穿插在政治想象之中,造成剧作的不足。
但是,尽管老舍话剧有着种种缺陷,却不能因此否认其中城市想象所具有的高度价值。老舍新中国话剧对城市的想象使人感受到十七年时期的城市脉搏,对今天的城市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这是老舍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