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肺“俞募配穴”艾炷灸对哮喘小鼠的引喘潜伏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特异性转录因子PI3K、RORγt、Foxp3 mRNA表达及脾组织Th17/Treg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深入探讨该疗法治疗哮喘的机制,为临床应用艾炷灸防治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分组: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Y剂组、艾炷灸组,每组12只。(2)造模:模型组、LY剂组及艾炷灸组小鼠腹腔注射卵蛋白(OVA)+氢氧化铝混合液致敏,用1%OVA溶液雾化激发。正常组致敏及激发均以生理盐水代替。(3)干预:LY剂组予尾静脉注射LY294002,艾炷灸组予艾炷直接灸肺俞穴、中府穴,模型组只进行与艾炷灸组相同方式和相同时间的固定干预,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4)观察指标:记录引喘潜伏期,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测脾组织Th17/Treg细胞百分比,qRT-PCR检测肺组织PI3K及RORγt、Foxp3 mRNA表达。结果:(1)引喘潜伏期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Y剂组及艾炷灸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LY剂组和艾炷灸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而LY剂组与艾炷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病理形态比较:正常组肺组织结构完整无破坏,无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腔及肺泡腔内无渗出物。模型组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支气管粘膜细胞纤毛倒伏、脱失,甚至部分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可见大量渗出物,部分管腔狭窄、堵塞;肺泡内亦有充血、渗出,甚至产生实变现象;支气管及肺泡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Y剂组和艾炷灸组表现类似,肺部炎症较轻,支气管及肺泡结构基本正常,支气管腔及肺泡腔内渗出较少,炎性细胞浸润较少。(3)Th17/Treg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组织中Th17细胞百分比上升(P<0.01),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Th17/Treg比例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LY剂组和艾炷灸组均表现出Th17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P<0.01),Treg细胞百分比上升(P<0.01,P<0.05),Th17/Treg比例下调(均P<0.01)的趋势。而LY剂组和艾炷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特异性转录因子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I3K及RORγt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01),Foxp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Y剂组和艾炷灸组PI3K及RORγt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01),Foxp3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艾炷灸组与LY剂组间比较,三个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肺“俞募配穴”艾炷灸可显著延长哮喘小鼠引喘潜伏期,减轻肺部炎症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信号通路,影响特异性上游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的表达,干预Th17和Treg细胞的分泌,从而纠正Th17/Treg失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炎症,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