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蛋白Y3与TMV CP的体外互作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病毒是一种寄生在植物细胞甚至是细胞核内的专性寄生生物,由它引起的植物病毒病对农业生产具有严重危害,人们一直都在寻求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方法,目前为止发现了一些能抑制植物病毒的蛋白,如核糖体失活蛋白,但还未进行商品化生产。研究发现有些抗病毒蛋白与病毒粒子的外壳蛋白(CP)有着关联,了解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抗病毒药剂的研制和抗病毒转基因作物的育种,这些都为日益严重的植物病毒病害提供新的解决策略和防治方法。从食用菌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Y3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Y3对CP的体外钝化作用抑制了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降低病毒的侵染率。为进一步验证Y3与CP是如何互作,本试验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首先通过克隆分别得到蛋白Y3和CP基因cDNA序列,Y3基因cDNA序列中包括1个393 bp的ORF,该ORF推测可编码1条多肽链,含有130个氨基酸,CP基因cDNA序列中包括一个480bp的ORF,该最大ORF推测可编码1条含159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利用ClustalX2.0、DNAMAN6.0软件比对获得的序列和已发表的蛋白Y3及CP cDNA序列,一致性分别达到96%和99%;然后将获得的y3基因cDNA序列与载体pGBKT7连接构建诱饵载体,CP基因与载体pGADT7连接构建猎物载体,分别转化酵母AH109中培养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最后将pGBKT7-y3诱饵载体和pGADT7-CP猎物载体共转化酵母菌,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Y3和CP的互作,结果表明,蛋白Y3与CP确实存在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位点,了解作用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对虾疾病也给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对虾的免疫学研究得到了
游离氨基酸在生物体的渗透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谷氨酸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作为谷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