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虫(Rotifera)是全球性广泛分布的浮游动物,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角突臂尾轮虫(B. angularis)是淡水中常见的轮虫种类,在自然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水产养殖和水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等地的不同地理居群轮虫和芜湖市镜湖不同季节种群轮虫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对臂尾轮属部分种类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等地的角突臂尾轮虫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4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谱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13个引物共检测到190个位点,其中171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为90%。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基于遗传距离指数构建了角突臂尾轮虫的NJ系统树。经计算,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3438,居群内遗传距离指数均小于居群间遗传距离指数;芜湖居群与广州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指数(0.3149)小于芜湖居群与青岛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指数(0.368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的角突臂尾轮虫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2、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研究了于2005年春季和夏季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季节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从4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谱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10个引物共检测到76个位点,其中65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为85.5%。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基于遗传距离指数构建了萼花臂尾轮虫的UPGMA和ME系统树。经计算,种群内各克隆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5219,春季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0.4416)大于夏季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0.4304);两季节种群间遗传距离指数为0.601,明显大于季节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16个克隆分别聚在2个主要簇群中;在UPGMA系统树中,春季种群和夏季种群明显分聚在两个主要支系中;而在ME树中,除了夏季Su2克隆和春季种群聚到一个支系外,其它夏季种群则聚在一个独立支系中。上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