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关于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论文,主要目的在于证实东亚地区存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探索其发展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论及我国的对策。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应建立在比较成本的基础上,发生在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即发展中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向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就意味着国家之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着反向的关系。但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这种要素密集度相似的货物的双向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非常迅速,有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世界贸易主流的趋势,这显然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果自成体系形成了新贸易理论。这种理论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更接近于贸易现实。它认为,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结果,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促使各国追求生产的专业化和从事国际贸易。如果各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较高,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市场规模平均较小,贸易壁垒较低,地理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较小,而且贸易伙伴同属于一个关税同盟或拥有共同的边界,那么,就可以期望在这些国家中产业内贸易是活跃的。 有鉴如此,长期以来国际上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集中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产业内贸易缺少专门的论证。尤其是有关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实证性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一个未开发的研究领域。而东亚地区是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本文对东亚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到2000年之间的大量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明东亚地区确实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而且,该地区的产业内贸易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并运用各方面的数据分析说明了该趋势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东亚各国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东亚产业内贸易发展为我国改变以劳动或资源密集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外贸结构,建立有利于我国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最后本文为更好地利用这一趋势简要地提出了一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