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采用移动窗口法,以250m×250m栅格为基本单元,通过选择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四项自然单因子,经加权综合构建了人居自然适宜性指数模型。采用1:5万重庆DEM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每个网格单元空间大小为250m×250m的栅格数据,通过重采样后的DEM数据,利用Arc GIS10.1空间分析模块计算平均地形复杂度构建地形适宜性模型;选用重庆34个气象站点2000-2010年共11年的逐月均温数据,利用GIS技术,通过克里金插值,利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建立研究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模型;选用重庆34个气象站点2000-2010年共11年的逐月均降水数据,结合重庆市水文状况,构建水文指数模型;采用重庆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和2002-2011年旬NDVI数据,充分考虑重庆植被覆盖特征及各土地类型权重,构建土被适宜性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建立土被适宜性空间模型;在各单因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加权构建了重庆人居适宜性指数模型,并对其进行测评。采用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样本的序列值分为五个等级,基于重庆市2004-2013年近10年的县域人口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各等级区域人口时序变化特征,构建人口演化特征模型,并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基础上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半定量及定性描述分析各项自然单因子及其综合构建的人居自然适宜性与人口空间格局的相关性。各单因子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地形适宜度指数介于0.3-1之间,地形适宜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西及渝中地区,地形适宜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武隆县和石柱县、渝东北的城口县和巫溪县等山地地区,以及城市发展新区的南川区;气候适宜度指数介于0.2-0.9之间,气候条件最舒适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及渝中地区,气候条件最不适宜的区域为渝东北的城口县和渝东南的酉阳县;水文适宜度介于0.03-0.8之间,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的水文适宜性明显高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区域;土被适宜度指数介于0-1之间,土地覆被条件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渝西、渝东地区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部分区县,土地覆被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居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指数介于0.25-0.83之间,整体适宜性较高,不适宜区域只针对本研究区域而言,为相对不适宜而非绝对不适宜。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中和渝西地区,及渝东北的部分区县;渝东南的整体自然环境适宜性相对较差,渝东北的部分区县适宜性也相对较差。重庆市自然环境适宜性整体呈现出由渝东北地和渝东南地两大功能区向渝西城市发展新区逐渐升高的趋势。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重庆市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由渝中、渝东向渝东北及渝东南递减的趋势;受地形影响,人口分异及其显著。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及都市功能区的人口密度明显大于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的人口密度,且渝东北的人口密度大于渝东南。而重庆市人口密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于自然适宜度中值区域,自然适宜度最高和最低值区域的人口数量都相对较少。地形是控制重庆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整体趋势是平行谷地、平坝人口密度高,山区人口密度低。2004-2013年,重庆市自然适宜性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人口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低度、临界及不适宜区区域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且重庆市高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中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渝西城市发展新区及渝东北地区,较少部分分布于渝中都市功能区;低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少部分分布于城市发展新区;临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不适宜区则全部集中在渝东北的城口县。重庆市人居环境适宜性分配面积相对均衡,人口分布相对集中,根据2004-2013年10年间的趋势分析,重庆市人口分布正朝着不均衡方向发展。人口重心位于主城九区之一的江北区境内,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重心、地形适宜性重心、土被适宜性重心和气候适宜性重心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长寿区境内,水文适宜性重心在渝东北的丰都县境内。人口密度重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及其相关因子的偏移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气候、土被、地形、人居自然环境、水文。重庆市的人口偏移增长整体上呈不规则分布。人口正向增长主要分布在渝中地区,负向增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以及渝西的部分地区,且大多数区县的人口数量呈负方向增长。自然适宜度指数越高,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