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荷载取值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等雪荷载敏感的建筑来说,尤其如此。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愈加频繁地出现,由雪荷载引起的工程灾害事故也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雪荷载规范仍存在若干局限性,涵盖范围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对雪荷载取值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为此,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1.测量了地面和屋面的积雪密度,确定了三类积雪密度的大致范围。通过对比二者的测量结果,明确了地点、积雪厚度、温度对积雪密度的影响,以及地面积雪和屋面积雪、新雪和老雪之间密度差异。2.为直观了解屋面积雪厚度分布规律,选取两座带有女儿墙的建筑进行了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统计出屋面雪深峰值与地面雪深、女儿墙高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规范规定堆雪长度与女儿墙高度的比值偏小,并建议将此值提高到4。3.选取空旷平坦的屋面和地面,进行了标准模型的室外积雪实测试验。通过对比立方体模型的实测结果,发现在目前试验条件下,立方体模型四周的积雪分布和模型尺寸无关,积雪分布与风向有关,漂移量与风速有关;明确了立方体模型顺风向和横风向大致积雪分布规律。通过分析高低屋面模型的各次测试结果,总结出高低屋面模型低屋面迎风和背风的大致积雪分布规律。4.对研究风雪运动的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自行设计和完善了一个小型直流风洞,用于研究风雪运动规律。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确定了进行风洞试验的相似比准则,并基于该相似比准则,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采用细硅砂作为模拟颗粒的合理性。以某次现场实测作为原型,进行了立方体和高低屋面模型的风洞试验。将风洞试验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本文采用的相似比准则和模拟颗粒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