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Acid Esters, PAE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干扰内分泌的作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PAE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重大的潜在危害。PAEs能够通过大气传输远距离迁移,其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黄、东海位于中国东部宽阔的大陆架上,沿岸经济发达,拥有众多的河流输入,处于东亚季风下风带,每年都会接受大量的包括PAEs在内的人类污染物。PAEs等通过大气沉降、河流输入等途径进入海洋后,由于其疏水性,倾向于吸附在悬浮颗粒物表面,并最终沉积到底部沉积物,因此,表层沉积物中很可能记录并保存了该类物质的大量信息。本文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技术浓缩富集沉积物中的PAEs,然后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净化分离,最后以GC-FID外标法分析测定了黄、东海表层沉积物中4种PAEs的含量。对其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该类污染物分布的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其潜在的生态危害。研究表明:黄海海域4种PAEs总含量介于311.4~6156.5ng/g之间,平均浓度为1636.3ng/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中部。二丁酯(DBP)检出浓度最高,介于159.7~5499.3ng/g,二辛酯(DnOP)浓度最低,为2.2~81.1ng/g,二甲酯(DMP)和二乙酯(DE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9.5ng/g和74.2ng/g,不同组分之间的分布规律稍有差异。PAEs本身的性质、沉积物的特性、水动力条件以及周边环境都会影响其分布,其中沉积物中TOC的含量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东海海域4种PAEs总含量在180.3~4897.6ng/g之间,平均浓度为1435.0ng/g,高值区集中在长江口东南、福建沿岸以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东南部,次高值分布在浙江沿岸。近岸与远岸泥质区含量相差不大,平均值分别为1433.8ng/g和1438.4ng/g。研究区域DBP检出浓度最高,为55.6~4349.5ng/g,DnOP浓度最低,浓度范围为0.1~90.1ng/g。DEP和DMP的含量差别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32.5ng/g和122.1ng/g。不同的组分之间分布规律略有差异。研究发现该海域PAEs浓度与沉积物中TOC含量之间相关性很低,主要原因是调查区域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黄、东海不同泥质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均有PAEs检出,这表明研究海域已有明显的人类污染记录。与国内外其它地区河流、湖泊、海洋表层沉积物相比,黄、东海海域PAEs污染处于中低等水平。根据美国华盛顿州颁布的质量警戒水平和Van Wezel等建议的环境风险限值(ERL),大部分站位只有DBP超出警戒值,但低于其风险评估低值(ERL),因此,初步判断研究海域目前这4种PAEs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