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属间杂种骡鸭及其亲本番鸭(♂)、高邮鸭(♀)为素材,对其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胰酶处理法、氢氧化钡处理法和银染法能够获得大量良好中期染色体核型、G-带、C-带及银染带带型标本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为禽类染色体的制备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2.骡鸭及其亲本番鸭、高邮鸭染色体数目相同(2n=78),其中10对大染色体(包括1对性染色体)和29对小染色体,但No.1、Z和W染色体形态存在一定差别。骡鸭、番鸭、高邮鸭核型公式为:骡鸭2n=78=2sm+2m+1st+73t(♂), 2n=78=2sm+2m+74t(♀);番鸭2n=78=2sm+2m+74t ;高邮鸭2n=78=2sm+2m+2st+ 72t(♂),2n=78=2sm+2m+1st+73t(♀)。3.骡鸭及其亲本番鸭、高邮鸭G-带带纹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带纹数目和带纹宽度方面。单倍体核型中番鸭可分为31个区,159条带,其中阳性带74条;高邮鸭可分为32个区,144条带,其中阳性带68条;二倍体型公骡鸭G-带带型可分为59个区,287条带,其中135条阳性带;母骡鸭G-带带型可分为56个区,277条带,其中130条阳性带。4.骡鸭及其亲本番鸭、高邮鸭染色体C显带表明:不同品种及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不同细胞间染色体C-带有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带纹的有无、位置和宽窄上。鸭染色体C-带显示只有部分染色体呈现阳性C-带,许多微小染色体显示深染着丝粒型C-带,大染色体着色较浅,呈现异染色质带的弱化现象;雌性高邮鸭和番鸭染色体C显带中,所有的W染色体整条深染呈鲜红色,形态清晰,明显区别于其他任何一条染色体,这在禽类性别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雌性骡鸭染色体C显带中W染色体虽然整条着色,但深染程度较低,与其他染色体区别不够明显。5.骡鸭及其亲本番鸭、高邮鸭染色体银染带显示: Ag-NORs定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端部、1号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处、1号染色体长臂近端部、2号染色体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处及两条小染色体上,Ag-NORs数目分布范围为1-6,平均每个细胞的Ag-NORs数雌鸭中为3.60雄鸭中为3.53。6.鸭杂交不育性研究表明:骡鸭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和异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配对异常以致不能形成正常单倍体性细胞以及异源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与其杂交不育性有关。7.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 3种常用生长曲线模型对骡鸭早期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这3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骡鸭体重、体尺生长过程,拟合度均超过了0.9851。但综合分析表明Gompertz曲线拟合最为理想。骡鸭体重生长过程和龙骨长生长过程比较表明,龙骨长生长旺盛期较体重生长旺盛期要提前。8.骡鸭杂种优势分析表明:骡鸭早期生长迅速。关于腿肌常规肉品质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在PH值、OD值及失水率方面骡鸭与优质肉用型番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嫩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屠宰性能指标比较研究,在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率3项指标中骡鸭均优于番鸭。通过对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可知骡鸭较适应于生产优质肉用仔鸭。9.骡鸭(番鸭♂×高邮鸭♀)与两亲本相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根据生长曲线模型拟合情况并结合实际测定结果来看,较其他杂交类型骡鸭(如番鸭♂×樱桃谷鸭♀),其体重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和发育成熟时体重相对较轻。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受其母本影响的结果。10.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骡鸭45S rDNA进行基因定位显示: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分裂相和间期细胞中均可同时看到3个杂交信号,其中两个较强一个较弱。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在中期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为:3个杂交信号中,一个位于1号常染色体短臂,另外两个位于两条微小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