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NP+多(多么)+X”格式在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并且语义表达十分丰富,但对于该格式的研究成果却极少。本文利用BCC语料库,从文学、报刊、微博、科技等多个领域,收集了近20万字语料,对这些语料进行分类研究,并充分借鉴相关领域前人研究成果,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层面对该格式进行了多角度研究。首先从语义上,通过对该格式的整体语义归类分析,我们认为该格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具体分为正面评价义和负面评价义。同时分析了“看”从观察义到评论义、提示义的过程,得出了“看”在该格式中,保留了基本观察义的同时还具有评论义或提示义,或完全具有评论义或提示义。而只具有观察义的“看”不能进入该格式,所以该格式中的“看”已经发生了语义虚化。接下来将“多”与“多么”对比分析后得出,二者同时具有评价的主观性、对象的明确性和语气的感叹性,但由于词性和音节的约束,“多”不能像“多么”一样随意进入该格式,当“多”表示数量多时,不能进入该格式。其次在格式组成及句法表现上,我们将“NP”分为代词、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进行讨论。并对“NP”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将“NP”分为主体宾语、客体宾语和结果宾语,我们认为以上类型的“NP”均可以进入该格式。同时,分别讨论“X”为动词和形容词的情况。通过分析“X”为动作、状态、心理、致使动词时均可进入该格式后,我们得出动词“X”的语义特征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通过分析“X”为形容词的情况后我们得出,无界的状态形容词受限制不能进入“X”,所以该格式里的“X”为性质形容词,同时得出“X”的语义特征为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感情色彩。接下来,在语用功能上,该格式作为一种言语行为,通过分析该格式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种具体表现后,我们认为该格式既可以表达传统意义的言语行为,即字面本身的意思。也可以表达积极的、消极的和中性的引申义。还可以在表达后,使听话者做出包括心理层面或动作层面的后续反应。最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上提出了初步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