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是20世纪中美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热爱中国,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特别是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由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她于193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通过对异国他者的再现向世人展现了不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并始终不渝的将人道主义精神贯穿于作品中。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让-玛丽·卡雷最先整理并提出这一概念。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所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所以,它的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国别文学的范围之内,而是在事实联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研究。然而,描写异国和异国人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多见,但却大量存在于各种游记、札记中。从清末明初至当代,此类作品日渐增多。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描写异国形象的游记和文学作品数目都呈上升趋势。在中国,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赛珍珠的《大地》进行解读,构成了我国“赛珍珠研究”的独特风景线。然而,从形象学的角度来研究赛珍珠小说《大地》中的“异国形象”一直是国内学者们涉入不深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从形象学理论出发,运用其最常见的两组二元对立—自我和他者,本土和异域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大地》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美国本土作家赛珍珠和美国人民的形象及赛氏是如何塑造“他者”形象的。本文着眼于研究注视者一方,通过言说他者而反映自我言说,这种言说自我的方式甚至比直接言说自我具有更大的认识功能。论文框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了赛珍珠的生平和《大地》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及赛珍珠研究中国形象的原因,掌握分析赛珍珠作品中异国形象创作的写作背景。第三部分研究了形象学理论及其在《大地》中的体现,深入挖掘了以王龙,阿兰等中国农民形象的塑造方式,并通过对异国形象的描述解读美国人民形象及其赛珍珠自身形象。第四部分通过综合前文的论述,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驳回了一些作家对赛珍珠及其作品的评论,并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