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隐身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是三维超材料的二维平面形式,它是由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单元结构,周期或非周期地排布在二维平面上而构成的人工复合结构,简称“超表面”。超表面由于能够在不同介质分界面引入相位突变,从而实现对电磁波调控,相比于三维的人工电磁材料,在实现对电磁波的控制方面具有灵活方便的优点。并且利用超表面设计的各种新型器件具有更薄的厚度、更低的损耗、更易于加工等优点。因此,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实现高效、超宽带的雷达散射截面缩减为目标,对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应用于雷达隐身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极化转换超表面的同极化雷达隐身技术。设计了一种多V形多模反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该极化转换超表面可以将线极化入射电磁波转换成与其正交的线极化反射波。这种多V形谐振器结构通过产生四个相邻的反射系数的谐振峰,可以显著地扩展其实现交叉极化反射的带宽,即能够在超宽带内,高效地将线极化波转换为与其极化方向正交的反射波。并采用一款极化转换单元--双开口谐振方环设计了一款透射型高效极化转换器,能够在超宽带内实现高效率的线性极化转换,从而实现超宽带同极化雷达隐身。(2)基于极化转换超表面的棋盘及类棋盘排布产生多波束散射,来实现超宽带RCS缩减。用(1)中所提出的多V形超宽带极化转换单元来设计了一种棋盘型超表面结构,并分别将单元排布成方形和三角形棋盘结构,对比它们所实现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的效果。最后择优采用三角形棋盘结构进行了加工测试,实验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设计了一款不对称双箭头形极化转换超表面单元,分别将其构成方形、三角形棋盘结构以及风车形类棋盘结构,均实现了超宽带范围内的雷达散射截面缩减,并分析了他们的远场散射图。因此,将极化转换超表面单元与它们的镜像单元按照棋盘结构或者类棋盘结构的排布方式,能够实现可调控的多波束散射,从而有效减小后向散射,实现电磁隐身。(3)基于相位梯度超表面产生异常反射和漫反射来实现RCS缩减。首先提出了一款对称双箭头形极化转换超表面来构成相位梯度型超表面,使其中各单元在x方向和y方向上保持恒定相位差,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入射电磁波发生异常反射,从而在超宽带内有效降低了后向散射,所设计的相位梯度超表面具有厚度薄、结构简便、易调节等特性。然后设计了一款方形双开口谐振环形相位梯度超表面,其能够在K和Ku波段内可以实现一定的雷达散射截面缩减效果。最后采用变形耶路沙冷十字形超表面结构设计了一款组合梯度型超表面,人为地增加相位排列模式,设计了8个一维和二维的“超单元”并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这些“超单元”,实现了漫反射,在X波段内RCS缩减显著。(4)基于超表面的吸波结构通过吸收损耗入射电磁波的能量来实现RCS缩减。首先介绍了新型人工电磁吸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然后基于超表面分别设计了三频点吸波器、五频点吸波器和可透光宽带吸波器。这三款吸波器均为经典反射型三层结构,且均有良好的吸波效果。此外,由于三种单元结构对称性,这三款吸波器均具有极化不敏感的特性。前面两款多频点吸波器介质层都采用常见的F4B介质基板;而可透光宽带吸波器的介质层是将ITO薄膜镀到玻璃基板上下表面,从而实现光学透明,该可透光超表面吸波器结构具有宽带的吸波特性,90%以上吸收率的吸波带宽完全覆盖了X波段。并且入射角在40°以内对其吸收率的影响都很小,因此这款吸波器具有可透光、宽带RCS缩减、大角度入射以及极化不敏感等优势,有利于实现电磁隐身。(5)基于随机编码超表面产生漫反射来实现超宽带RCS缩减。提出了一种新型具有极化不敏感特性的3 bit随机编码超表面,实现了超宽带的RCS缩减。超表面结构由8个相位差为45°基本单元组成,基本单元为对称双箭头形超表面单元结构,能够在超宽带内将线性极化波转换到其正交方向上。且该超表面结构具有极化不敏感的特性,主要归因于各个单元的旋转角度也随机。由于3 bit编码的基本单元排布的随机性和各单元的旋转角度的随机性,使得反射光束的发散度大大提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具有良好的宽带隐身效果。(6)基于多元随机编码超表面来实现超宽带RCS缩减。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多元棋盘随机编码超表面结构,用于实现超宽带RCS缩减。采用四种不同极化转换超表面单元组成,它们均具有超宽带线极化转换功能。该设计巧妙地将极化转换、棋盘结构以及随机编码的思想相结合,使其反射相位排布离散化,形成漫反射,实现了超宽带频带内雷达散射截面的缩减。并且通过优化各单元的尺寸参数、介质层的厚度和类型,分别实现了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超宽带RCS缩减。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康复治疗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辅助肢体恢复运动机能;在军事、工业等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为肢体提供额外的力量支撑,减小穿戴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国内外科研机构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传统的刚性外骨骼机器人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机构体积较大、结构笨重、能耗高,难以满足人机交互的舒适性和协调性要求。本文根据上述研究背景,结合人体
学位
采用传统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CFRP钻削过程进行模拟时,由于对其结构件采用均质化建模方式,仿真模型存在建模精度与计算效率不能兼顾等问题,难以精确模拟出孔周出现的毛刺、层间分层等真实损伤状态,进而对CFRP钻削加工中涉及的加工参数、刀具结构等优化分析时不够精确,以致于为满足结构件的高精度装配需求而提出的制孔工艺方案可信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弹性性能表征→损伤本构建模→数值模拟→实验验证→工
学位
铸造生产是指将熔融的金属液或热塑性材料注入到与需求零件形状相匹配的型腔,待其冷凝后,得到零件的毛坯或者成品的过程。先进的铸造装备是提升铸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论文针对铸造工艺中最重要的浇注环节,研究设计一类用于大批次小批量浇注的混联重载可移动浇注机器人(简称“浇注机器人”)。论文主要对主体浇注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展开研究,涉及轨迹规划、稳定性控制、浇液晃动规律和综合误差补偿等相关问题。主要包括:(1
学位
超声电机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弹性体的微观振动通过摩擦耦合转换成转子宏观运动的一种微特电机,因其无磁、响应快、断电自锁、结构可设计性强、精度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生物医疗和智能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但在摩擦界面运动转换过程中,其机械输出性能、运行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等性能严重依赖于摩擦材料的性能,这对超声电机高性能摩擦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不仅需要适当的弹性变形匹
学位
锂离子电池(LIBs)存在能将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巨大潜力,使得其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此外,LIBs因其超高的能量密度已经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若金属锂用作电极材料,则可以进一步提高LIBs的能量密度,因为金属锂具有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0 V vs.标准H+/H2)和最高的理论比容量(≈3.8 Ah g-1)。然而,金属锂在传统电池中的实际应用
学位
针对传统金属陶瓷烧结时粉料表面的吸附氧难以完全消除导致材料无法完全致密、界面洁净程度不高和强韧性较低的问题,提出用TiO2和C代替原料中的Ti C,通过原位碳热还原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的新方法。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分析仪(DTA)、质谱仪(M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化学成分、TiO2颗粒尺寸和制备工
学位
电磁污染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可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耗散掉的微波吸收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薄、轻、宽、强”的应用需求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研究较多的磁或介电型吸收剂在轻质特性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本论文以介孔碳球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构筑了特殊多级孔结构,研究了其轻质吸波特性。结果表明,孔结构的引入可有效提升碳球的介电和电磁吸收性能,孔结构的调控会对电磁衰减性能产生重要影
学位
火星是深空探测的热点区域,随着对火星探测的深入,未来火星探测器将面临传统通信方式难以应对的恶劣情况,例如火星大气进入段黑障区和火星沙尘暴环境。因此,探索新型信息载体,研究新型通信技术十分必要。X射线通信(XCOM)是一种新型的空间通信技术,基于X射线的高穿透特性,X射线通信系统有望在复杂的深空环境中发挥作用。本文提出使用X射线通信技术解决火星特殊场景中的通信中断问题,并围绕高速调制脉冲X射线源技术
学位
核能发电站通常临近海洋建设,高温、高湿度、高盐雾的海洋腐蚀环境严重影响核电站设备表面涂层的使役寿命。核电站运行中,材料不可避免地处在辐射环境中,材料的辐照损伤也会加速涂层的老化与失效。二维碳材料如石墨烯因其表面缺陷结构,具有自由基猝灭性能和较强的抗γ射线辐照损伤能力。二维碳材料添加于高分子树脂后由于产生“迷宫效应”,使腐蚀物质的扩散与渗透受阻,从而提高了复合涂层的腐蚀防护能力。本文针对二维碳材料在
学位
新兴的固态FSP技术能够在低于处理金属材料熔点以下温度实现加工区域的细化、均匀化以及致密化,这使其在加工区获得的组织相比其他加工方法获得的组织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基于FSP技术制备不同类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加工环境和工艺参数,实现对预期形成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结构的控制,结合组织性能评价,深入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关键问题。水下FSP技术制备活性硬质金属Ti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空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