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卡普罗偶发艺术的“观众”为研究对象,关注于观众在偶发艺术实践中所处的具体情境。试图在偶发艺术的特殊剧场形态中,对观众的身份与行为类型、经验生成与反馈、以及在作品完整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并与现代艺术其他不同的“观众——作品”结构关系作以对比,进而得出结论:20世纪现代艺术的观众身份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其总体趋势为将观众从被动的旁观者塑造为主动的参与者,使观众的行为与经验成为作品本体的一部分。然而这种塑造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事实上面临多方面的问题,直至当下的参与式艺术形态,其实都处于一种“未完成的参与性”过程中。
在具体的论述中,第一章简要概括分析了抽象绘画、极少主义艺术到现成品艺术(后现代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不同关系结构,他们在前后的发展承接过程中,与观众分别呈现出对立、“剧场性”与“场域性”的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偶发艺术剧场的形态的特殊性,偶发艺术一方面继承行动绘画在形态上向画布外日常空间的推进,另一方面内化了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经验论”艺术认知,成为一种非戏剧剧场乃至“后戏剧剧场”形态的展演艺术。正是这种融合性的剧场形态,才给予了观众的发挥空间,呈现出主动容纳观众行为与经验的作品结构;第三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分析观众在不同结构的偶发作品中的具体行为方式与经验感知方式,对其身份类型作以划分,他们实际上从参与者逐渐转化作者。在这种转换背后,则是偶发艺术对参与者主体性的主动建立。同时,在具体的分析中,指出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第四章将视角从偶发延至当下的参与式艺术。偶发艺术作为参与式艺术的先驱,参与关系中所建立起的参与者主体性却并没有很好地的被继承,当下的参与式艺术将观众纳入作品本体的同时,并不能时刻满足“观众——作品”的对话结构;另一方面,这种强调观众临场经验生成的作品具有反体制特征,一旦进入美术馆展示体系必然会面临经验的损耗,美术馆既无法还原偶发现场,面对作品记录的观众实际上也无法真正感知偶发艺术。从偶发对观众作为经验主体的注重出发,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艺术”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将观众的主体经验纳入作品之中。很多时候,观众成为艺术家的道具而再一次被隔绝在作品之外。
在具体的论述中,第一章简要概括分析了抽象绘画、极少主义艺术到现成品艺术(后现代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不同关系结构,他们在前后的发展承接过程中,与观众分别呈现出对立、“剧场性”与“场域性”的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偶发艺术剧场的形态的特殊性,偶发艺术一方面继承行动绘画在形态上向画布外日常空间的推进,另一方面内化了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经验论”艺术认知,成为一种非戏剧剧场乃至“后戏剧剧场”形态的展演艺术。正是这种融合性的剧场形态,才给予了观众的发挥空间,呈现出主动容纳观众行为与经验的作品结构;第三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分析观众在不同结构的偶发作品中的具体行为方式与经验感知方式,对其身份类型作以划分,他们实际上从参与者逐渐转化作者。在这种转换背后,则是偶发艺术对参与者主体性的主动建立。同时,在具体的分析中,指出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第四章将视角从偶发延至当下的参与式艺术。偶发艺术作为参与式艺术的先驱,参与关系中所建立起的参与者主体性却并没有很好地的被继承,当下的参与式艺术将观众纳入作品本体的同时,并不能时刻满足“观众——作品”的对话结构;另一方面,这种强调观众临场经验生成的作品具有反体制特征,一旦进入美术馆展示体系必然会面临经验的损耗,美术馆既无法还原偶发现场,面对作品记录的观众实际上也无法真正感知偶发艺术。从偶发对观众作为经验主体的注重出发,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艺术”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将观众的主体经验纳入作品之中。很多时候,观众成为艺术家的道具而再一次被隔绝在作品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