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是指幼儿受到同伴的影响,而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其言行并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似或相同的过程。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类属于社会性发展这一研究领域,是幼儿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正确认识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是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因此,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者从武汉市H幼儿园随机选取一个混龄班作为观察班级,将班上33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孩17名,女孩16名,通过借鉴南京师范大学李雪的硕士论文中“Z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及河北大学石莹的硕士论文中“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观察记录表”的基础上,自编《混龄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观察记录表》,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进行观察,呈现混龄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特点,与此同时,研究者自制访谈提纲,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以深入分析影响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具体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混龄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发生的频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主要原因包括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2.模仿者性别为男性幼儿的频次高于女性幼儿。主要原因包括男女幼儿性格上的差异、教师的选择偏好和班级幼儿性别的组成情况。3.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发生的情境,以过渡环节、生活活动和户外活动为主,谈话活动和游戏活动出现的频次较低。主要原因包括教师的控制程度不同和幼儿的互动需求不同。4.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类型中,动作模仿的频次最高,其次是言语模仿,动作和语言同时出现的频次最低。主要原因包括幼儿动作发展迅速和感知觉参与的差异。5.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情绪为主,中性情绪次之,消极情绪出现的频次最低。主要原因包括模仿是同伴依恋的体现和内在平衡感的重拾。6.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动机以嬉戏和趋同为主,其次是起哄,学习和无意识的动机频次较低。主要原因包括嬉戏动机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幼儿从众心理强烈。7.幼儿同伴模仿对象年龄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小班幼儿。主要原因包括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和领导力的不同。8.幼儿同伴模仿对象反馈方式中,积极反馈的频次最高,察觉无反馈的频次次之,未察觉和消极反馈的频次较低。主要原因包括被模仿是对自己的认可和互助和谐的班级文化。9.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教师介入方式中,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消极阻止、未在场、在场未发现、发现无反应、发现并积极促进。主要原因包括教师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担忧过多、教师情绪调控能力较差、教师不在场加强了幼儿的模仿意愿。10.在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模仿者和模仿对象的情感联系类型中,亲密关系的频次较高,普通关系的频次较低。主要原因包括模仿是对同伴的认同和空间距离远近的影响。依据上述研究,并结合混龄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树立全面科学的儿童模仿观、灵活选择应对策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以期为教师科学应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