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人类饮食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开始重点关注农产品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但由于大部分群体在摄入营养保健成分时缺少科学指导、评估与干预,摄入量大都与实际需求有差距,除了造成农产品的浪费,还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过剩的情况,长此以往,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的发病风险。本研究在分析人们对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优化的配置系统,并使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该优化配置系统对高脂血症、痛风、高血糖等代谢性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根据对大量用户使用习惯调研的数据结合分析系统呈现形式的结果,探索了优化配置系统的推广方法与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调查问卷、开调查会、专家访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确定了大众对营养保健成分摄入优化配置系统的具体要求,全面掌握有关农产品的营养保健食疗品质与成分,按照系统的综合性要求,展开可行性分析,设计系统性能标准、内部结构以及开发工具等,按照特定的功能需求调查结果,描绘出所有模块的功能。通过对需求的分析与处理,针对各种人群制定不同的摄入干预方案,使之同时适用于普通人群和疾病人群。构建摄入干预算法模型和数据库,最终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整体优化配置系统。其中,优化配置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营养均衡管理系统后台管理与微信公众平台客户端。它们都采用JAVA语言编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运行,运行环境为Windows Server,数据库采用MySQL 5。根据对大量用户使用习惯调研的数据结合分析系统呈现形式的结果,以微信结合浏览器+网站形式探索了优化配置系统的推广方法与策略,成功推广了系统,招募到316名系统用户(实验对象)。提出了加强平台宣传,获取用户关注度;重视用户需求,调整推广内容;提高微信与网站的互动效果,保证自动、人工回复质量;对接上游平台功能,扩大受众面等推广策略。以系统推广过程中配置系统收集的大量用户的营养保健食疗成分干预摄入数据和同时期的用户体检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验证了该优化配置系统对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更证明联合使用保健、食疗成分优化配置比仅使用营养成分优化配置效果更明显。其中,配置系统干预后20周,高脂血症实验组用户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配置系统干预后48周,痛风实验组用户血尿酸值控制较好,同时一年随访痛风复发率明显降低;配置系统干预后20周,糖尿病实验组用户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值在7-8%之间,代表实验组用户的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好。根据配置系统收集的大量糖尿病用户营养保健成分干预摄入数据和体检数据,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升级了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原有算法,并对前期干预无效及有效的用户进行新一轮的摄入干预。结果表明,通过MIV(Mean Impact Value)筛选,使用可变学习率算法与附加动量方法的联用,系统的新算法可以精确的预测用户的餐后2小时血糖。经统计学方法验证,升级后的配置优化系统针对第一轮高血糖摄入干预无效及有效用户16周摄入干预后有效率分别为66.7%和100%,明显提高了摄入干预的效果。证明改进后的系统能够实现精准化的摄入干预。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各种人群,包括高脂血症、高血糖、痛风等慢性代谢疾病的体检生化指标与营养保健成分摄入量的量化关联,并实现了系统的软件化。系统除了拥有国内外常见的营养成分摄入指导、评估、干预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食疗成分摄入指导、评估、干预功能。本系统能对上述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它实现了用户自我管理与专家科研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了多方需求。除此之外,使用个体用户数据构建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替换原有普适优化配置算法,优化后的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可以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摄入干预方案,同时优化后的系统还是一个学习型、成长型的智能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