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海峡西岸海岸风沙沉积是区域海平面变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海岸风沙沉积记录了东亚冬季风(EAWM)的波动历程。本文在大量野外考察基础上,对台湾海峡西岸多个典型海岸沙丘(Coastal dune)剖面进行系统的采样、光释光(OSL)测年和粒度分析,并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海峡两岸海岸风沙活动记录,讨论研究区晚全新世以来海岸沙丘的发育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从研究区海岸沙丘沉积构造的特征看,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广泛发育风成的席状层理、缓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槽状层理等。海岸风沙沉积的矿物组成继承了区域母岩矿物组成特征,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另有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2)从研究区海岸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看,台湾海峡西岸沙丘砂以中砂和细砂为主,有一定量的粗砂,含少量甚至不含其他粒级组分。判别分析表明样品为典型的风成沉积,个别层段粒级偏粗、分选程度偏差,可能是高能动力作用下的非常态沉积。另外,SDA剖面下段为受波浪潮汐控制的海滩沉积,后期叠加了风动力作用。(3)从OSL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始见于4.4ka,主要发生于近2 ka以来。综合本研究得到的海岸沙丘OSL测年资料和前人已发表的海峡两岸沙丘演化记录,在OSL年代学标尺基础上,参考剖面层理构造、不整合面、成壤情况和剖面风砂粒度参数变化特征等信息,对海峡两岸风沙沉积进行砂层的划分与对比,建立研究区海岸沙丘发育的年代学框架。结果显示,全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主要发育于五个阶段:阶段I:~4.4 ka;II:3.6~3 ka;1II:2.8~2.3 ka;IV:2~1.1 ka和V:0.9ka以来。(4)从海平面波动和气候变化与海岸沙丘发育的关系来看,区域海岸沙丘主要发育于低海平面时期,或在与现代海平面相近时期。同时,冷干、冬季风强盛的气候更有利于沙丘发育。在小冰期(LIA)期间,EAWM十分活跃,海峡两岸沙丘发育阶段比较一致,在东北亚海岸带也有相似的风沙沉积记录,表明EAWM是东亚地区海岸风沙活动的基本驱动力。(5)与北大西洋沿岸海岸风沙沉积记录的对比表明,在百年际尺度上,研究区的海岸风沙活动与北大西洋涛动(NAO)之间存在反相位的遥相关关系。LIA期间,北半球的风动力气候环境发生了加强变化,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砂质海岸带在多种因素的叠加驱动下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风沙活动和风沙沉积。(6)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南海岸带,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对海岸风沙活动和海岸沙丘发育的干扰不容忽略。明清时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的自然演化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明显,在相关的海岸环境演变研究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人为因素对海岸风沙沉积过程的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