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便秘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便秘的发生率受现代生活压力增大、社会的年龄化等因素影响正逐年增加。大部分便秘患者首先选择药物治疗,特别是缓泻药,但药物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对于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疗效是欠佳的。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无创的、简捷的新兴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疗效已经得到学者的肯定,但目前开展单位较少。本文通过分析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生物反馈及缓泻药物聚乙二醇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结果,主要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变化及排便障碍症状改善情况、便秘积分结果,观察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肛门直肠压力及感觉的影响。 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80例确诊为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0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所有80例患者均采用基础疗法:均衡饮食,适量饮水及每天适量运动。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及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每次20min,每周3次,并回家自行练习,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40例对照组患者予聚乙二醇4000散10g bid口服4周。治疗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再次进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各指标是否有差异,分析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在是否存在不协调排便及排便推动力不足方面是否有差异,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障碍症状改善情况、便秘积分结果变化。 结果:在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方面:4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模拟排便时直肠排便压、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及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等指标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40例生物反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模拟排便时直肠排便压、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及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P值均小于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模拟排便时直肠排便压、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及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排便及推动力不足比较,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在是否存在不协调排便及推动力不足比较,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用力程度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以上指标比较P值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用力程度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且P值大于0.05,认为不存在差异。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30%。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x2=18.15,P<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缓泻剂聚乙二醇4000散。生物反馈治疗不仅有效地改善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的临床症状,而且能降低排便反射初始感知阈值和排便阈值,提高直肠排便压即排便推动力及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改善其不协调排便,也就是说生物反馈治疗同时改善了排便障碍型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和排便感觉的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