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老年人群可能存在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者消失,引起脑血管功能紊乱、结构改变,如腔隙性脑梗塞、大脑白质部分组织损害、颅内微血管栓塞或者大脑微血管出血、以及脑萎缩等。这些神经病理学的改变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基于此,我们尝试以普通城镇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慈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城镇老年人。本次研究最终入组366例。研究方法:记录所有测试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目前的婚姻状况、曾经接受教育的年限、既往罹患的疾病史、诊室血压,并且记录、统计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参数。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认知正常组158例,认知障碍组208例。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参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量表。统计学方法:将所有调查结果采用双人录入,并且建立数据库,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婚姻、糖尿病史、高脂血症、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72P=0.539;t=-1.585P=0.114;x2=2.633P=0.102;x2=0.013P=0.916;x2=0.006P=0.938;t=-1.765P=0.072;t=0.220P=0.826),但是两组的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632P=0.032;x2=4.957P=0.025;x2=47.214P<0.001),且均以非杓型血压为主。说明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
2.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认知正常组夜间血压下降(△MBP%)与认知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7±0.07比0.09±0.10,P<0.05);认知正常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小时平均脉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小时平均压、日间平均压、夜间平均压与认知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98±14.49比136.17±13.15,P>0.05;138.25±14.23比140.38±15.23,P>0.05;129.56±17.15比128.36±14.38,P>0.05;77.49±10.34比79.12±14.73,P>0.05;79.88±10.55比80.98±15.84,P>0.05;74.02±9.56比72.41±9.42,P>0.05;57.52±14.03比57.09±15.33,P>0.05;58.38±14.46比59.42±14.03,P>0.05;55.54±15.50比55.94±16.62,P>0.05;96.65±9.89比98.12±12.25,P>0.05;99.36±9.76比100.78±14.16,P>0.05;92.56±10.24比91.14±8.20,P>0.05)。说明夜间血压下降(△MBP%)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
3.不同血压昼夜节律的MoCA总评分及各维度比较: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非杓型组(25.15±3.68比23.91±5.22,P<0.05)、超杓型组(25.15±3.68比22.55±2.54,P<0.05)、反杓型组(25.15±3.68比21.97±5.18,P<0.05),非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则高于超杓型组(23.91±5.22比22.55±2.54,P<0.05)、反杓型组(23.91±5.22比22.55±2.54,P<0.05),超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反杓型组(22.55±2.54比21.97±5.18,P<0.05)。老年人群在认知维度中,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在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1.48±0.73比1.68±0.56,P<0.05;2.69±1.79比3.23±1.82,P<0.05;5.64±0.81比5.94±0.26,P<0.05);超杓型组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能力上减退明显(2.29±0.44比2.75±0.54,P<0.05;4.02±1.36比5.36±0.96,P<0.05;2.16±1.21比3.23±1.82,P<0.05);反杓型组在命名、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35±0.81比2.75±0.54,P<0.05;1.39±0.59比1.68±0.56,P<0.05;1.74±1.54比3.23±1.82,P<0.05;5.26±1.23比5.94±0.26,P<0.05)。同样,与非杓型组比较,超杓型组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29±0.44比2.65±0.61,P<0.05;4.02±1.36比5.25±1.15,P<0.05;2.16±1.21比2.69±1.79,P<0.05;5.93±0.33比5.64±0.81,P<0.05);反杓型组在命名、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35±0.81比2.65±0.61,P<0.05;1.74±1.54比2.69±1.79,P<0.05;5.26±1.23比5.64±0.81,P<0.05)。说明与杓型组老年人相比,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老年人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主要影响的是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命名、注意能力。其次,与非杓型组老年人相比,超杓型组、反杓型组老年人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等认知维度上相对较差。
4.MCI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婚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MCI的危险因素(OR=1.265,95%CI1.129-4.336,p<0.05;OR=2.531,95%CI1.722-3.941,p<0.05;OR=2.226,95%CI1.522-4.120,p<0.05;OR=1.530,95%CI1.429-5.120,p<0.05;OR=2.437,95%CI1.480-4.012,p<0.05)。二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婚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结果显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0,95%CI1.144-4.125,p<0.05)。
5.高血压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性别、婚姻、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无统计差异学(x2=0.098,P=0.755;x2=0.397,P=0.528;t=-3.733,P=0.074;x2=0.001,P=0.978),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总体上两组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均较高,为77.0%和76.4%,从分布类型上看均以非杓型血压为主,为43.1%和46.5%。两组△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0.09比8.33±0.08,t=0.77,P=0.437)。
结论:
1.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原因。
2.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参数中仅有夜间血压下降(△MBP%)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3.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命名、注意能力的减弱。
4.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均会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且血压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慈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城镇老年人。本次研究最终入组366例。研究方法:记录所有测试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目前的婚姻状况、曾经接受教育的年限、既往罹患的疾病史、诊室血压,并且记录、统计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参数。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认知正常组158例,认知障碍组208例。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参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量表。统计学方法:将所有调查结果采用双人录入,并且建立数据库,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婚姻、糖尿病史、高脂血症、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72P=0.539;t=-1.585P=0.114;x2=2.633P=0.102;x2=0.013P=0.916;x2=0.006P=0.938;t=-1.765P=0.072;t=0.220P=0.826),但是两组的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632P=0.032;x2=4.957P=0.025;x2=47.214P<0.001),且均以非杓型血压为主。说明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
2.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认知正常组夜间血压下降(△MBP%)与认知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7±0.07比0.09±0.10,P<0.05);认知正常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小时平均脉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小时平均压、日间平均压、夜间平均压与认知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98±14.49比136.17±13.15,P>0.05;138.25±14.23比140.38±15.23,P>0.05;129.56±17.15比128.36±14.38,P>0.05;77.49±10.34比79.12±14.73,P>0.05;79.88±10.55比80.98±15.84,P>0.05;74.02±9.56比72.41±9.42,P>0.05;57.52±14.03比57.09±15.33,P>0.05;58.38±14.46比59.42±14.03,P>0.05;55.54±15.50比55.94±16.62,P>0.05;96.65±9.89比98.12±12.25,P>0.05;99.36±9.76比100.78±14.16,P>0.05;92.56±10.24比91.14±8.20,P>0.05)。说明夜间血压下降(△MBP%)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
3.不同血压昼夜节律的MoCA总评分及各维度比较: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非杓型组(25.15±3.68比23.91±5.22,P<0.05)、超杓型组(25.15±3.68比22.55±2.54,P<0.05)、反杓型组(25.15±3.68比21.97±5.18,P<0.05),非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则高于超杓型组(23.91±5.22比22.55±2.54,P<0.05)、反杓型组(23.91±5.22比22.55±2.54,P<0.05),超杓型组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反杓型组(22.55±2.54比21.97±5.18,P<0.05)。老年人群在认知维度中,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在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1.48±0.73比1.68±0.56,P<0.05;2.69±1.79比3.23±1.82,P<0.05;5.64±0.81比5.94±0.26,P<0.05);超杓型组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能力上减退明显(2.29±0.44比2.75±0.54,P<0.05;4.02±1.36比5.36±0.96,P<0.05;2.16±1.21比3.23±1.82,P<0.05);反杓型组在命名、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35±0.81比2.75±0.54,P<0.05;1.39±0.59比1.68±0.56,P<0.05;1.74±1.54比3.23±1.82,P<0.05;5.26±1.23比5.94±0.26,P<0.05)。同样,与非杓型组比较,超杓型组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29±0.44比2.65±0.61,P<0.05;4.02±1.36比5.25±1.15,P<0.05;2.16±1.21比2.69±1.79,P<0.05;5.93±0.33比5.64±0.81,P<0.05);反杓型组在命名、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上减退明显(2.35±0.81比2.65±0.61,P<0.05;1.74±1.54比2.69±1.79,P<0.05;5.26±1.23比5.64±0.81,P<0.05)。说明与杓型组老年人相比,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老年人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主要影响的是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命名、注意能力。其次,与非杓型组老年人相比,超杓型组、反杓型组老年人在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等认知维度上相对较差。
4.MCI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婚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MCI的危险因素(OR=1.265,95%CI1.129-4.336,p<0.05;OR=2.531,95%CI1.722-3.941,p<0.05;OR=2.226,95%CI1.522-4.120,p<0.05;OR=1.530,95%CI1.429-5.120,p<0.05;OR=2.437,95%CI1.480-4.012,p<0.05)。二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婚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结果显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0,95%CI1.144-4.125,p<0.05)。
5.高血压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性别、婚姻、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无统计差异学(x2=0.098,P=0.755;x2=0.397,P=0.528;t=-3.733,P=0.074;x2=0.001,P=0.978),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总体上两组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均较高,为77.0%和76.4%,从分布类型上看均以非杓型血压为主,为43.1%和46.5%。两组△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0.09比8.33±0.08,t=0.77,P=0.437)。
结论:
1.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原因。
2.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参数中仅有夜间血压下降(△MBP%)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3.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命名、注意能力的减弱。
4.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均会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且血压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