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当前,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内涵、历史演进和理论基础,比较了国内外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工学结合的运行体系,提出了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工学结合是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它与我国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等都是基于教育体系层面的宏观概念,它是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它强调企业参与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认为工学结合教育历经孕育、萌芽、成型、完善等发展阶段,揭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特征和教学规律,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产物,也是“从做中学”思想的集中反映,还是我国古代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现。在对国内外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模式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工学结合教育解决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视角,通过个案研究,对我国工学结合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寻找到制约工学结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出我国工学结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了学校在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运行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第二,在对工学结合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舆论不利于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企业缺乏工学结合的实施动力,学校也没有构建起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导致工学结合的实施消极被动;三是工学结合教育发展的经济性制约导致政府对工学结合教育投资不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欠佳,融资渠道不畅,投资主体单一,相关体制不健全,企业对工学结合投资偏少,积极性不高,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从而严重制约着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形态、教学组织形式、培养途径和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本文在总结高职理论工学结合教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认为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社会职业岗位,造福整个人类社会。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突显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