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先进的生产力已经使人们从长时间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物质生活得到提高和满足的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已经意识到幸福的生活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保障,而健康身体的获得需要规律的生活和经常地参与体育活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他们的闲暇时间里开始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不但要求思想政治品质合格,科学理论扎实,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把体育活动融入到青少年的终身生活中去,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大学生在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为了满足其多层次的体育需要而形成的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总和。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英和中坚力量。对他们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探讨,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的生活方式,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维度、多角度对广东省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育消费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社会发展、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高校体育“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具体形式,符合未来高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潮流。2.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拥有充沛的余暇时间,但大部分大学生的余暇时间用于上网,而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3.男女的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频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体育活动的频度高于女生。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人口比例略低于全国同年龄组的体育人口。4.学校免费体育场馆是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首选场所。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已突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时空界限,延伸到了校外体育场所;体育活动的时间段集中在早上和下午,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午和晚上进体育活动。5.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相对集中,以慢跑和传统球类项目为主;但男女各有偏重,男生倾向于强度较大、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女生倾向于强度较小、对抗性较弱的体育项目上;大学生目前开展的体育项目和想参加的体育项目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倾向于结伴活动。6.广东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中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用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消费相对较少。7.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动机、态度和技能)和客观因素(学校、社会和家庭)。 本研究对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提出相应的对策:1.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和提高场馆的利用率。2.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意识的培养。3.加大大众媒体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4.高校应构建体育教学与体育生活方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5.高等院校应完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管理模式。6.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7.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体育能力,有意识地养成健康、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