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直接解剖6例完整的小儿尸体标本,暴露并观察标本胸段、腰段黄韧带中线缺口的发生率及黄韧带在中线处的形态,为临床麻醉医生提供详实的解剖学研究成果,同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实验选取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完整小儿尸体防腐标本共6具(其中男4具,女2具,年龄3-6岁),另有一具成人尸体标本,(男,40岁),将其作为对照。所有尸体脊柱均完好、无畸形、无损伤。由后正中线开始逐层解剖,用刀和镊子彻底清除脊柱背侧的肌肉,暴露骨性脊柱。整体游离标本胸段至腰段脊柱,上方在第一胸椎水平使用医用摆锯离断,下方游离至尾骨,使用医用摆锯沿肩胛线离断两侧髂骨,使用骨剪沿两侧锁骨中线将左右两侧肋骨剪断。如此取下完整胸腰段小儿脊柱。使用刀和镊子清理附着在骨质上的肌肉组织,使用医用摆锯小心沿左右两侧将椎弓根从腹侧(图片见正文)锯开,暴露脊髓。钝性分离脊髓与椎管的连接结构,取下完整脊髓,暴露黄韧带及其附属结构,清理多余脂肪组织,由腹侧分别从T1-2、T2-3、T3-4、T4-5、T5-6、T6-7、T7-8、T8-9、T9-10、T10-11、T11-12、T12-L1、L1-2、L2-3、L3-4、L4-5(T代表胸段、L代表腰段)椎间隙对黄韧带进行直接观察,观察各个节段黄韧带中线处是否有缺口,缺口形态如何。同时将以上黄韧带缺口形态与成人标本进行对比,观察小儿黄韧带与成人的异同。并将黄韧带缺口的形态进行分类,列表,直观体现出哪些节段黄韧带中线缺口发生率高,哪种缺口形态更为普遍。 结果:小儿黄韧带呈黄色、富有光泽、弹性。与成人相比,小儿黄韧带较薄,基底较窄。6例小儿标本胸腰段黄韧带中线缺口发现如下3种情况:1黄韧带在中线处完全融合;2在中线融合但尾侧有缺口;3在中线有纵贯间隙的缺口。在取材的标本中,胸腰段黄韧带中线缺口总发生率为43.75%。其中,胸段(T1-2~T12-L1)有58.3%的黄韧带存在缺口,腰段(L1-2~L4-5)没有发现黄韧带存在缺口。在本次6例标本中,黄韧带中线缺口的发生率呈现出胸段起始和末尾处较高,中胸段较低,而腰段未发现缺口的情况。其中各个节段缺口的发生率分别为T1-2:6/6,T2-3:6/6,T3-4:6/6,T4-5:5/6,T5-6:1/6,T6-7:0/6,T7-8:0/6,T8-9:2/6,T9-10:5/6,T10-11:6/6,T11-12:3/6,T12-L1:2/6,L1-2:0/6,L2-3:0/6,L3-4:0/6,L4-5:0/6(见正文)。 结论:本研究表明,从取材的6例标本来看,小儿黄韧带中线缺口情况与成人标本的情况总体类似,但又有所区别,黄韧带中线缺口在高位胸段是经常出现的,但在L1以下的节段是罕见的。对于这样的解剖特点临床麻醉医生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时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