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译,是指原来的作品已有初译本或其他译本的情况下,译者重新翻译的行为和结果。复译作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非常普遍的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经历第一次高峰之后,近年来成为翻译界热烈讨论的一个热点。复译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回译,将作品从A语言译成B语言,然后再从B语言译回到A语言,或者从B语言甚至C语言再译回到最初的A语言。第二种是转译或重译,译文不是根据原文本翻译的,而是来自于第三种或者第四种甚至更多的语言翻译文本而翻译的。第三种是复译本身。一方面指译者对自己的旧译作进行修改、重新翻译,另一方面也指译者对前人所译作品进行修改、重新翻译等。在第三种含义的前提下,复译又可以分为共时性复译和历时性复译。共时性复译是指同一部文学作品在同一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译者对进行翻译,产生不同译本。历时性复译是指前人已经翻译过的文学作品经过了一段较长的年代或时期,译者对再其重新翻译。复译的存在可以在诸多文学理论、翻译理论中找到佐证。从20世纪20—30年代到今天,中国翻译界不断地对复译现象进行讨论、研究。有人肯定复译也有不赞成复译者。邹韬奋、鲁迅、茅盾、郭沫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当时的复译现象做了评论、探讨。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翻译界众多学者也对复译现象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大量研究。复译一旦产生便不是一个孤立的翻译现象,它与其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语言环境,与作家自身的风格、喜好、语言知识能力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利用美学、解释学等其他理论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更好阐述理解复译现象。本文通过风格、方法、文本内容、读者群体等四个方面具体剖析复译现象,比较不用译本的不同,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复译现象。风格是文学翻译中比较敏感并且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不同译者的译本定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风格的译本丰富了对原作的理解,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明末清初时期的“豪杰译”对原文大规模增删、改动,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变化,现在的译者大多选择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复译本在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上也是不固定的。在译者的主观因素和翻译当时的大环境的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译本的文本内容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复译本逐渐贴近原作,文本内容逐渐完善。译者和出版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翻译出版不同版本的译作也是复译产生的一个原因。复译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现象。复译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内部因素可以在许多文学批评理论中找到佐证,而外部因素往往成为复译备受争议的源泉。经济因素和版权问题是外部因素的主要方面,而这些因素往往对复译产生不良影响,致使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复译现象产生。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经典作品的转译本有必要转变成直译本等等可以看做是复译的内部因素,这些复译产生的主要因素综合作用,推动复译良性发展。另外从解释学、接受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方面也可以理解解释复译现象。复译可以修正旧译本的错译、误译,完善旧译本,提高翻译质量。不同译者通过译本给予了读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提供给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读者或者译者通过对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研究其各自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风格文体等等方面,可以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积极意义的复译可以推动比较文学的发展。复译还可以促进比较翻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