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前列腺癌发病率较前明显上升。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睾酮的刺激有关,大多数前列腺癌具有雄激素依赖性的特点。基于此,临床上大多数会选择雄激素去除治疗作为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但去势治疗所致的血清睾酮水平下降容易引发骨质丢失,患者常常出现如骨质疏松、顽固性骨痛及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的发生,这些均可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如何预防或治疗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骨密度降低所致骨相关事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探讨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去除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与T值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双膦酸盐对接受雄激素去除治疗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T值及骨转换生化标记物的影响,并观察双膦酸盐是否能有效缓解因雄激素去除治疗后骨质流失引起的骨痛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且确诊后接受雄激素去除治疗的患者共计32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清睾酮水平及以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T值,选择伴有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前列腺癌患者117例,按是否接受双膦酸盐治疗分为密固达组、福善美组及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干预前后T值结果及相关骨转换生化标记物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睾酮与T值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三组之间T值、P1NP、β-CTX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三组间骨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结果:1.相关性分析发现,所入选的117例患者雄激素去除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与T值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分析发现,唑来膦酸组(A组)、阿仑膦酸钠组(B组)、对照组(C组)三组间在干预前T值、P1NP、β-CTX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三组间存在T值表达水平的差异,A组高于C组,B组高于C组;干预后三组间存在P1NP表达水平的差异,A组低于C组,B组低于C组;干预后三组间存在β-CTX表达水平的差异,A组低于C组,B组低于C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3.组内分析发现,A组干预前T值低于干预后水平,干预前P1NP、β-CTX高于干预后水平;B组干预前T值低于干预后水平,干预前P1NP、β-CTX高于干预后水平;C组干预前T值高于干预后水平,干预前P1NP、β-CTX低于干预后水平,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A、B组干预前疼痛评分在干预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而C组干预疼痛评分则无显著的前后变化(P=0.374)。5.A、B、C三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2.6%、13.5%、7.4%,无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1.前列腺癌患者接受雄激素去除治疗后因睾酮水平下降会显著降低骨量并使骨质疏松发生风险上升,临床应注意监测相关患者的骨密度变化,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及疾病治疗效果。2.临床上合理、规律应用唑来膦酸或阿仑膦酸钠可以显著降低因去势治疗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相对于前几代药物,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安全性较高,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一线的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