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石刻艺术研究

来源 :安徽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刻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了人类自古以来无限的艺术遐想和创作,同时也蕴含了极大的历史信息,对推动人类历史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它的石刻艺术自然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据资料记载,中国的商周时期的石刻艺术活动已较为活跃,而到了汉代时期已经繁盛。据有文字记载以来,萧县古城已有将近3000年的建城史,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而且萧县地处鲁豫苏皖四省交界之地,不仅是我国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南北贸易交汇之地,同时又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文献之邦”的美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萧县的经济蓬勃发展,文化繁荣昌盛,也使得萧县的艺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萧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由的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传承与发展的相互碰撞,是萧县艺术的价值所在。萧县原是汉代时期的沛国的属地,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加之当时陵墓丧葬文化兴起,所以大量丧葬石刻艺术出现。萧县石刻最早发现于西汉时期,其城西出土的《龙凤·扶桑·龙马·铺首衔环》画像石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画像石表面粗糙,画面较为写意。而到了东汉时期,萧县石刻达到了一次空前繁盛时期,通过出土的大量这一时期的汉画像石就足以表明。较为之前,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面较为平整,人物场景雕刻的也较为细致,题材上也更加多样,在神话典故,社会生活,天文地理和书法艺术上都有所涉及。唐代时期,萧县石刻在技法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以往的平面雕刻和浅浮雕转变为圆雕,石刻作品也由平面转向立体,李石林村西发掘的石人石猴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汉唐时期的石刻艺术大多是陵园丧葬文化的衍生品,直到明清时期萧县皇藏山区出现的大量牌坊才使萧县石刻雕塑艺术又一次迎来了繁荣。这些牌坊气势宏伟,技艺精湛,在当时的全国各地的牌坊中首屈一指,使当时的萧县石刻又辉煌一时。最后,萧县石刻承载着深厚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萧县石刻技法的发展衍生过程实质上概括了我国石刻艺术技法的发展总过程,从早期的阴刻、阳刻、浮雕到后来的圆雕、透雕再到后来的牌坊制作运用的正入刀、单入刀、切刀等,可以说是中国雕刻技法的简述发展史。同样萧县石刻在画面中所体现出精美绝伦的造型与构图也带给了现代人们无限的物质精神财富。本文对安徽萧县石刻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从萧县石刻历史形成因素,题材与内容,艺术特征和传承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实际的走访与调查,深入分析萧县石刻的各方面资料,总结出萧县石刻的艺术价值并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仅吸取了传统兵法的精华,而且融合了他独特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艺术。本文将每一次反'围剿'的指挥战略与《孙子兵法》十三篇具体谋略作了详尽分析和
油脂脱臭是油脂精炼工艺中影响成品油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能够产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工序,项目应用新型材料波纹板作为填料,采用降膜逆流传热,增加传热比
在介绍了瑞士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瑞士公共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具体包括区域性的公共交通网络、一体化的交通换乘体系、精准同步的全网时刻表、互联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是诱发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往往与临床不良预后有关。通过改善肠内营养的能量分配比,配合适当的血糖控制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从角色扮演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微课教学,补充某些理论教学的难点;实验课程中引入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加强实践教学四方面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寄生虫学检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讨论了线性、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并提出了递推方程。
本文通过探讨零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实现模式,对该管理模式在药库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做出深入分析,力图为减少药库管理的必要花费、提高药品流通频率、保障患者所获药物
<正> 冬虫夏草是鳞翅目中的蝠蛾属Hepialus幼虫被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ely)Sacc。寄生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它是我国名贵药材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诊断油气层损害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许多优越性,尤其是BP神经网络,但BP神经网络存在的一些缺点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通过对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对比表明,径向基神经
在溶硫剂二甲基二硫醚(DMDS)中加入催化剂DMA,获得了溶解气井开发中沉积的硫的有效配方。催化剂DMA在DMDS—DMA体系溶硫剂中的加量为20%,压力为0.10MPa,磁力搅拌速率为420r/min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