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在论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指出:“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同样毛泽东的人生观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是在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有机结合,是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批判了各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逐步形成、发展直到确立了无产阶级正确的人生观。他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分析和研究人生问题,对人生观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刻而又精辟的论述。它不仅包含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毛泽东人生观及当代价值的研究与探索是一项具有学术价值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理论上,此课题研究在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薄弱环节研究,增加新的研究课题,拓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毛泽东关于人生观的逻辑体系,对深入与拓展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领域,为坚持理论研究为现实服务的方向,开创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局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可以为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运用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概述毛泽东人生观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全面梳理、提炼毛泽东人生观的基本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毛泽东人生观思想的突出特色,并对毛泽东人生观的地位和当代价值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一章对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及其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战争年代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是从毛泽东的世界观经过了“圣贤救世”到“个人主义”再到坚信马列主义,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揭示世界观是一个体系、一个系统,包含了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后,“就一直没有动摇”。第三章论述毛泽东的人生理想确立的过程。人生理想即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人到底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来并为之坚持不懈地进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这就是人生理想。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无不具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毛泽东的人生理想是由朴素的忧国之心、报国之志发展到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第四章论述毛泽东人生观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观的发展,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源于“人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第五章论述毛泽东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荣辱观念,是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态度和自我感受。毛泽东的荣辱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六章论述毛泽东的生死观。人生观的关键问题是生死问题。人究竟为什么而生?又为什么而死?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使人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毛泽东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死观,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几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及价值取向。人们牢记着毛泽东为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第七章从毛泽东人生观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的角度论述。毛泽东的人生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它是培育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和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人生观的理论渊源。今天,重温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他们对毛泽东人生观的丰富和发展,必将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体现毛泽东的人生观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