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齐风·载驱》诗旨研究——“齐子”为哀姜非文姜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驱》篇是《诗经·齐风》中重要一篇,历来受研究者所关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载驱》篇的研究呈现出整体化、道德化的倾向,由此在主旨、字词等方面出现诸多分歧。其中有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论证《载驱》篇诗旨为“哀姜说”的正确性。并以此为纲,对《载驱》篇做全面的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载驱》篇产生背景,《载驱》中人物考,《载驱》篇主旨辨析,《载驱》篇字词辨析与场景分析。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一、前两章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在阅读西周史、春秋史的基础上,结合今人的史学成果,对前两章的历史背景和所涉人物做出详细论述。二、第三、四章是论文的重点所在,是在阅读历代近二百部《诗经》研究专著(包括日韩专著)和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作的主旨考辨和字词辨析。
  本文第一章为《载驱》篇的成诗背景,所完成的任务有两点:一是揭示出诗歌成篇时齐国逐渐压制鲁国的历史事实;二是研究齐国不同于周礼的社会风俗以及齐国女子具有的个性特点;第二章是针对诗文中的人物“齐子”所作出的研究。从历史事实出发,摒弃单纯的道德批判,重新研究文姜与哀姜这两位“齐女归鲁”的历史人物。前两章所叙为后面内容的基础。第三章为诗歌主旨研究,所完成的任务有两点:一是考证不同诗旨观点的来龙去脉,二是辨析是非,去伪存真,从中得出最合理的诗旨。这是从《诗》学史的角度探讨诗旨。第四章是从字词辨析和场景分析上近一步研究《载驱》的诗旨。这是从诗歌内部的角度来论证诗旨。
  与以往的《载驱》研究不同,本论文是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是在“守正”的基础进行的创新,通过综合分析、考辨,把客观的结论提供给读者。那怕所得出的结论不能使研究者满意,也力求要让其所提供的历史研究信息能有助于研究者参考。
其他文献
亚当·斯密曾谈到一种君主的特权:用同样金额的新贬值币来偿还货币改铸前的欠款。而在古代中国,这种特权又得以透过纸币的发行大行其道,以致马可·波罗感叹:“大汗用此法据有所属诸国之一切宝藏”。  元朝时随着国内市场的统一,政府第一次在全境发行单一不可兑现纸币,并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成文法律,以完善纸币发行权的法制构建。明朝中央集权大为加强,统治者欲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前提下仿照前朝发行单一纸币,以加强
学位
中立帮助行为究竟何时成立帮助犯,刑法界一直争议颇多。而在近来频发的“套路贷”共同犯罪中,中性业务活动又是大量存在的,诸如律师为“套路贷”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公证员为虚假民事借贷合同办理公证的行为何时具备刑事可罚性,又给司法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实务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判例,但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上,各地法院没有统一的裁判基准,总体上呈现出中性业务活动处罚扩张化的趋势,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赖以寄居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根本性变化,人们进入“媒介社会”,微媒体代表了大众媒介最新载体。微媒体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深刻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传播工作。一方面给我国主流意
国家仪式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仪式化表达,是国家传播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凝聚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具有建构政治权威的特殊功能。认真研究和深入挖掘国家仪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和现实已经深刻表明,国家仪式具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凝聚民族精神和思想共识的功能。国家仪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是指运用国家仪式推动马克思
一段时期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工作相对滞后,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软肋,更成为全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短板。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面临着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冲击、西方价值观及宗教价值观入侵、优秀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相脱节等社会问题,也面临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欠缺、宣传滞后、“大思政”工作实效性不足等高校问题,更面临着欠缺“为人类而工作”远大抱负、缺失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社会实践、社
学位
学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文化多样性快速消亡、存量锐减,经济资源进一步趋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各国政府保护本国文化传统和表达自身诉求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咸阳宫》和《大秦帝国》这两部以“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题材的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两部小说的“底本”虽有重合之处,但是作者叙述方式和思想倾向的差异使这两个“述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论文绪论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概述了两部小说的研究现状,第二节为研究思路。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作者的思想与当代政治历史对小说叙述的影响之上。论文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从《咸阳宫》作者历
学位
1985年,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综合性文学刊物《黄河》创刊。34年间,《黄河》刊发了大量反映“北方地区农村和农民生活”的乡土小说,从这些小说中可以勾勒、还原出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北方乡土世界。本文拟对1985-2015年间发表于《黄河》上的这一部分小说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体现出的北方乡土特色,从而更加明确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的绪论部分分为两节,其一是简要介绍《黄河》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
清末至民国,政体不断变化,国文教育也在逐步转型。随着“国语科”的合法化,国语课堂对现代语文知识和作文范文的要求也在加深。白马湖作家群的成员大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在教学工作中深感这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遂将教学、创作、出版相结合,从事着“立人”的工作。一方面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语体文的知识,一方面发表散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文章,在国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建构着现代的文章学。本文以白马湖作家群在国文教育转型视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