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段新的历史时期都是由某个或某些关键性的新技术的应用而开创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广泛使用网络技术参与新闻生产,网络资源、网络民意已成为一种社会权力与力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应当说任何一则新闻报道是记者个人、媒介组织、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互动的产物,观察和关注这其中各个因素所发生的变化才能掌握新闻业的变迁趋势,从而探讨新闻业未来的方向,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技术因素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科技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并探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新闻业所发生的变化和传统新闻理论所受到的影响。本文通过个案观察、访谈,结合文献分析来进行研究。论文的基本逻辑思路是:观察和了解网络科技对传统媒体编辑和记者日常新闻生产工作带来的具体影响,然后分析在这些具体影响下新闻产品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社会效果,最后基于这些具体变化和影响对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生产及新闻角色进行思考与想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现是:网络科技的使用,让编辑工作全程在采编平台上完成,整个工作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借助于网络采编系统,编辑能够快速、方便地查找、获取和修改稿件,一些基本、程式性的工作交由网络采编系统完成,使得编辑抽身于这些基本工作,节约大量时间、精力和避免一些人为错误,让编辑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进行完善,以及思考新的选题等,进而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同时改变了传统编辑工作的线性模式,整个工作流程变为同步的、非线性工作方式,编辑的“把关”行为也从单纯的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是对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流程改造”,这项改造以工作流程的改造为起点,强调以新的工范式替代原有的工作流程。当然,网络可以的使用也对编辑工作带来风险与烦恼。网络科技的广泛使用,使得网络成为记者获取线索、发掘新闻的重要渠道。但随着一批有着“职业性”、“独立性”的“草根报道”的出现,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制度性规定。借助于网络技术,记者的新闻生产节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传稿方式的改变让记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逐渐减弱;借助于网络传播技术和网络采编平台带来的整体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截稿时间得以延迟,使记者关注的时间范围得以扩大,进而获得更多独家的、更具深度的新闻报道。现在记者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非常便捷,特别是获取一些突发性事件背景材料,为迅速、高质量地报道突发事件提供了可能。同时查找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相关资料的启发,发掘更多视角、更深层次的新闻。现在,网络也已经成为媒体从业人员与受众、同行互动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科技的使用推动整个媒介组织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新闻产品的容量得以增加、品质得以提升。同时,新闻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形式,多媒体形态的新闻产品日益丰富。利用网络资源,记者可以获取传统新闻来源以外的线索,新闻内容的题材、类型和形式也更加多样。许多在传统新闻生产过程中无法引起媒体关注的事件、群体得到关注,没有话语权的阶层也有了握有一定话语权的机会。借助于网络的无法引起媒体关注的事件、群体得到关注,没有语权的阶层也有了握有一定话语权的机会。借助于网络的连接与沟通,山广大个体受众组成的受众群体也不再是“虚拟的共同体”,而是实在、具有影响力的共同体,是传统媒体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本研究还发现:网络成为媒体组织内部沟通的重要工具,监控记者和网络平台专职记者新职位的产生,媒体内部不同条线记者的网络使用存在差别,媒体内部存在的“创新的扩散”。文章第三章从受众因素、关注视角的转变、新闻生产效率和传播速度、新闻机构的变革与融合来思考网络科技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受众借助于网络科技介入到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网络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时效性观念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全面提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并促使其转向“数字报业”。为适应网络带来的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媒体在内部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上进行变革。最后,从公民新闻角度来思考网络时代新闻角色。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公民记者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的广泛使用,使得每位公民成为记者/传播者、构建一种更为平等、自由的传播秩序成为一种可能的想象。本章对此进行一些总结与探讨,认为我国目前可以实行一种“公共与参与式新闻”。纵然新的传播科技为社会变革带来巨大影响,但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语境来考虑这个变化,也不能将传播技术神化。互联网的积极的意义背后,也有大量的控制(Constraint)与冲突(Conflict)的存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