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问题是任何政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反对腐败是党的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对党的长期执政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由于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凸显,腐败问题更加严峻。反对腐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并明确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随后,党中央开展反腐败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赢得党心、民心,有关反腐倡廉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反腐败斗争贯穿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历史阶段。而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反腐倡廉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1949—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执政全国的重要时期,在内外环境发生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抓好反腐败斗争,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巩固新生政权的重大课题。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与客观环境、党的队伍的新变化以及社会各界对党的廉洁度的期望使得这一时期的反腐败尤为紧迫。同时,建国初期各种制度、法规的不完善为反腐败带来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过往旧政权腐化灭亡的教训,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理论,提出了许多符合新中国实际的反腐思想。这些反腐败思想为建国初期的反腐败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增产节约运动揭开了新中国反腐败的序幕,从“三反”运动到新“三反”运动,建国初期的反腐败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力地打击了贪腐分子,净化了党风,荡涤了新中国的污泥浊水。从严治贪、真抓实干,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预期成效,其中一些宝贵的经验仍有借鉴价值。但是,这一时期的反腐败斗争由于历史局限性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要全面把握反腐败的实践过程,深刻理解反腐败理论对反腐败实践过程的推动作用及对反腐败斗争开展的积极效用。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建国初期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和不足,以此来探索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