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结构的改变、交通工具的发达、劳动强度的降低、再加上环境恶化、公民社会心理压力的渐增,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能为终身性的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并且出现向低龄化发展的严重性。因此,防治极为重要。目前,糖尿病造成听力下降与神经性耳聋相近似,病理机制尚未明确,所有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本文依据“肾主骨”、“肾开窍于耳”理论,结合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虚证并伴有听力下降,观察补肾中药方结合辨证疗法治疗糖尿病听力临床研究。目的: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尿病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因其病因尚未明确,所以治疗极其困难,根据糖尿病听力下降患者均表现程度不同肾虚证,参照“肾主骨”、“肾开窍于耳”理论。本研究观察补肾中药方对糖尿病听力下降患者疗效的影响,为补肾中药方防治糖尿病听力下降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公布的耳聋等级标准,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308例(416耳)2型糖尿病(NIDDM)伴耳聋患者。属轻度聋72耳,中度聋120耳,中重度聋132耳,重度聋60耳,深度聋32耳;单侧耳聋236耳,双侧耳聋180耳;出现突发性耳聋患者46耳,逐渐发生所引起耳聋患者370耳。上述患者按病情分组分别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补肾中药组)170例(220耳),男73例,女97例,年龄36-69岁,平均50.6岁,病程1-10年,平均4.6年。对照组(西药组)138例(196耳),男67例,女71例,年龄34-67岁,平均49.8岁,病程1-9年,平均4.3年。两组分组经齐同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均排除的病因包括,药物中毒性耳聋、脑外伤、噪音性耳聋,以及其它中毒性疾病等病史。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为NIDDM标准。辩证分型依据《新药(中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耳聋分级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公布的耳聋等级标准。听力学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听力逐渐恢复,耳鸣逐渐减至消失,全频率听阈曲线渐回升至正常范围或与健侧相似;显效:全频率听阈曲线较治疗前回升超过30d B或进入实用听区,主观症状明显好转;进步:听阈曲线的多频率回升15-30d B,主观症状亦好转;无效:听阈曲线的多数频率较治疗前上升不足15d B,无论主观症状是否好转。治疗组170例(220耳)用补肾中药方结合辩证论治用药。对照组132例糖尿病耳聋患者,用格列本脲片和治疗常规所采用的耳聋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听力影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4h尿糖定量,主要见症改善情况,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等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57.7%,对照组为28.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FBG、PBG、24h治疗前后变化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4h尿血糖定量和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P<0.01),其中餐后2h血糖(PBG)、24h尿血糖定量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空腹血糖(FBG)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和治疗前相比较,在腰膝酸软、小便量多、易肌善食,消瘦无力等症状改善比较明显,(P<0.05.P<0.01),而对照组在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4两组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治疗前后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有较好改变(P<0.05.P<0.01),而对照组除LPO有改变外(P<0.05),余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补肾中药方结合辨证治疗糖尿病听力下降患者疗效确切,未见患者引起副作用症状。2补肾中药方能够提高糖尿病听力下降患者听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改善糖尿病听力下降患者主要症状,降低血小板聚集、过氧化脂质含量,且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治疗方法,该研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耳聋提供较好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