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问题。“声音”最初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说话者在某一话语或语篇中的存在(梅婷,2012)。而现今,“声音”也是二语写作中的一个概念,根据当今认可度较高的定义(Matsuda,2001),“声音”指的是一种复杂的总体效果,这种总体效果可以通过使用现今社会已经存在的、且依然不断发展的语言和非语言要素来达到。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二语写作研究发展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二语写作研究者们在研究写作者的身份构建的过程中,借用了“声音”这一概念。在写作研究领域的“声音”概念逐渐明晰后,研究者们开始逐渐关注“声音”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近十余年,国内外几例“声音”强度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相继出现,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赵冠芳,2012)表明,“声音”的强度能够决定写作成绩的25%。相较于国外,我国有关“声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声音”的概念在写作研究和教学中也未普及。我国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相比相对薄弱,而本文认为写作能力较弱的一大表现就是文本内缺乏“声音”或“声音”强度较弱。因此,本研究从写作“声音”的三维模型(赵冠芳,2012)出发,探讨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写作”声音强度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具体问题展开:1.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整体声音强度是怎样的?2.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观点明晰程度的等级为多少?3.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观点陈述方式的等级为多少?4.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作者与读者显性存在的等级为多少?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使用赵冠芳(2012)的“声音”强度三维模型对130位参与者的英语写作文本中的“声音”强度进行测量,得出具体的能够代表“声音”强度的数值,并根据这个模型的三个维度以及各维度所包含的共7项语言要素的统计结果,全面分析参与者英语作文中的“声音”构建状况。随后运用访谈法,对其中21位参与者进行访谈,深度分析他们使用某一类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的频次高低的原因,以及构建个人立场或与读者互动的意愿,以此研究参与者写作“声音”强度高或低以及“声音”构建状况的成因。本研究所使用的“声音”的概念为Matsuda(2001)的定义,以及Hyland(2008)所创建的“声音”互动模型,它们对于“声音”的定义相对完整和全面,既包含了语言要素,也包含了非语言要素,既有读者的立场,又有作者的立场。这为后续使用的三维模型提供了基础。其次,由于“声音”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写作中的“声音”也可以靠非语言要素来体现的这一特性,本研究并未完全使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进行写作“声音”要素的量化研究,尽量避免丢失“声音”构建的某些非文本要素,或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定是否有效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再次,本研究未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加入其他未曾经过信度和效度验证的定性分析结论和要素,例如在原有的三维模型中添加其他维度,或者更改原有模型三个维度中所包含的某项语言要素,保证了原有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本研究所使用的访谈提纲是根据Matsuda(2007)改良而来,删除了其中相关性研究的问题,并尽量展开说明其余的问题,在保证原有提纲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参与者明白访谈问题,以准确捕捉定性数据。总之,本研究分步骤进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尽量完整地概括参与者的写作中的“声音”强度,和相关情况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们的“声音”总体强度值较低。根据“声音”强度三维模型,三个维度当中(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维度2:作者的语气特色和行文方式,维度3:作者和读者的存在与互动),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维度2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的分值较低,表现相对薄弱,是参与者写作声音强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维度1分值最低。其中,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中包含的第二类语言要素指令导向词,和维度2作者的语气特色和行文方式中包含的第二类语言要素语气加强词,是出现频次最低的两类文本中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其中,有72%的参与者完全没有使用指令导向词,16%的参与者未曾使用过语气加强词,41%的参与者在行文中仅仅使用过一次语气加强词。而与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和维度2作者的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相比,维度3作者和读者的存在与互动的值较高,根据研究者的统计,维度3的分值较高主要是由于读者指代这一语言要素,即代表读者的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远高于各个维度包含的其他6类语言要素,包括主要观点重复次数,指令导向词,模糊限制语,态度标记语,语气加强词以及作者存在等。读者指代这一语言要素的标准化频次为61.4(每千词)。但是这一类语言要素的高频率出现也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作文题目的局限性。研究者所使用的作文命题是“如何平衡学术研究和课外活动”,这一命题更多的需要学生在作文中提出建议,而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需要学生对某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这让参与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明确的体现出提供建议的对象,不自觉的使用了较多的第二人称(你/你们)以及部分可以指代读者的第一人称(我们)。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如果排除命题局限性的干扰,让与者在写作中更多的关注论述过程的话,可能这一类语言要素的使用频次会减少,并降低总体的“声音”强度。研究结果还表明,指令导向词和语气加强词这两类语言要素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写作中的“声音”强度偏低的主要因素;参与者不使用或不倾向于使用这两类词,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印象或者过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两类词的语气较为强硬,不够委婉,并且认为在议论文中,这两类词的使用会降低作文的分数。而根据统计结果,学生非常注重与读者互动,避免构建独白性文本,尽量的考虑到读者的存在,并与其互动和交流。此外结果还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整体“声音”强度值较低,因为体裁意识的缺失,或对于不同体裁认知的偏差,学生对于高风险议论文写作这一体裁的认知出现偏差,不注重个人观点的表达,尽力论述普适性较强或者普遍承认的观点;他们的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单一,偏向委婉的语气和客观的描述,并间接导致作者不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主观态度。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提出观点还是对观点进行论述,都尽量保持语气的委婉,而用词和行文方式的委婉,在学生看来是提升作文分数的关键。这可能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误区。学生普遍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对于语气过于肯定和强硬的词语或表述进行回避,而鼓励学生使用委婉和有礼貌的说法。教师们的这一举动,暗示了学生们委婉的语气和礼貌的表达使用范围更广,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少用甚至完全不使用肯定程度较强和表达个人态度的词或表述,或者不够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内有关英语写作中的“声音”研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本研究对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明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构建声音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本研究填补了在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的视角下,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和体裁意识的研究的空白。同时本研究从英语写作中“声音”的角度,发现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这对于我国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