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强,补贴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在应用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出现了挪用补贴资金以及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财政补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一直被广大学者关注,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那么,我国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的现状如何?财政补贴产生了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有哪些因素影响到财政补贴的有无和金额大小,这些问题的厘清对于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研究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因而可以说,研究财政补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整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了财政补贴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以2008-2016年上市公司财政补贴数据为样本,对财政补贴的影响因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大样本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补贴影响因素方面,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补贴,且补贴获得金额与承担社会责任呈正比;企业性质对补贴的获得影响较小,但对获得规模影响较大,国有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大额补贴;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与获得补贴呈反比,同时补贴金额随着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与获得补贴呈正比,但对获得规模影响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发放财政补贴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不利于政府经济动机的实现。从社会效应角度看,政府发放财政补贴能够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获得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税收贡献、吸纳就业以及提高公共物品供给和研发投入,从而有利于政府政治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实现。此外,本文还结合我国财政补贴在实际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