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语是藏族地区藏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传承载体。目前西藏各级政府部门的官方文件和公告,《西藏日报》等刊物的出版发行,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内的标牌和指示都使用藏汉双语书写。藏族地区全面推行藏汉双语教学,司法诉讼中案件审理和法律文书对于藏汉双语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快速普及,藏族地区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需求呈几何型急速增长,适应当前信息时代需要的藏汉互译人才需求旺盛,出现巨大的双语人才缺口。传统的藏汉翻译教学沿袭“理论-练习-讲解”的“教师中心”模式,翻译内容常常是传统的文学作品翻译,对于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实践重视不足,甚至在翻译体系中没有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由于现代翻译项目内容多源异质,来自不同媒体及行业领域的翻译任务数量庞大、时效性强,标准规范化程度和翻译质量要求高,依靠传统的纯人工操作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现代翻译项目分工明确,覆盖多个语种、多种应用类型,对于多部门的协同工作的依赖度更高。翻译项目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译员,更离不开诸多的支持人员,如审校、排版、质检人员等。因此,用人单位除了要求译员具备双语能力和掌握相关翻译技术工具外,还要求译员熟悉翻译项目的各个流程,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藏汉翻译社会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现代化翻译人才,不少开设翻译专业的民族院校开始进行翻译教学改革,将实战型的翻译项目引入翻译课堂。但是由于市面上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主要面向英语等世界主流语言,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尚不存在。民族语言的翻译教学改革在实施中遭受很大阻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面向藏汉翻译教学项目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原型系统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句子边界识别和句子相似度计算进行算法优化。与中文不同,藏语具有很强的黏着性和复杂的曲折变化,仅靠楔形符等标记无法识别句子边界。本文采用基于段落标记和句尾词性相结合的句子边界划分方法,并对编辑距离算法做了改进。在进行藏语句子的相似度计算时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比较,加入了藏语词性的考虑,赋予名词和动词更大的贡献值。第二,设计并实现面向翻译教学项目的藏汉CAT原型系统。系统面向藏汉翻译教学项目而设计,实现了教师发布翻译任务、人员分配,学生翻译、提交,教师翻译评价整个翻译项目流程的管理。翻译记忆库由零开始,随着翻译的积累不断学习和存储。借助翻译记忆库实现藏汉文本翻译,支持术语识别、划词翻译、机辅翻译、译文导出等功能,操作简单、实用高效。第三,将计算机工程式协作翻译项目理念引入传统的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中,介绍了基于该系统的翻译教学流程。该理念基于流程化翻译管理方式,由师生担任客户、项目经理、译员等不同角色,共同参与完成翻译项目。教师不仅要能教授翻译策略知识和指导学生完成翻译项目,也要担任“职业翻译者”。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翻译项目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翻译技术工具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