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对运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工具越来越重视。《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产生的法律约束,使得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试图在未来碳金融体系中占得先机。伴随着众多金融机构的加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更多基于碳排放权配额衍生产品相继面世,提高了碳排放权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也为企业进行减排提供了新的渠道。回顾国际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状况,2012年之后各国颁布的政策使得企业直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成本激增。碳排放权价格受气候、能源价格、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盟碳排放权价格的暴涨暴跌正是说明了这一点。目前正处于第一、第二减排承诺期的交接阶段,碳排放权价格受到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将更多、更复杂。为碳排放权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不仅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市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目前低迷的国际碳排放权市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深入挖掘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为碳排放权价格制定合理区间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减排企业在同时使用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进行减排的实际情况,将能源溢价定义成在考虑产能一定的情形下,企业为了减少碳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替代非清洁能源,由于二者价格不同而产生的溢价成本。在市场有效、企业不存在减排约束的情形下,能源溢价应该为零。但实际中清洁能源在替代非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二者在热效率和碳排放系数等方面的不同带来了碳减排成本的增量。利用欧盟排放权配额(EUA)价格和煤炭、天然气等主要能源价格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ARDL-ECM)模型,分析能源市场对碳排放权市场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溢价对欧盟EUA价格存在相关性。在得到了先进市场数据的验证之后,本文针对我国不存在碳排放权交易的实际情况,在能源价格外生、产能外生的条件下,运用动态最优控制方法,分别在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条件下推导出企业的最优减排策略(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得到其最小减排成本,并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理给出碳排放权的理论指导价格。最后在实证分析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初始配额分配、价格稳定机制及政府对碳排放总量核查等方面,对于我国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