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土中单(群)桩纵横向振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基由于具有抗震性能好、沉降量小、承载力高、以及能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而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桥梁工程、铁路公路工程、大型厂房、高层建筑等众多工程领域。在动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承载力取决于桩的工作性能,而桩的工作性能是桩与桩周土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伴随有能量在土体中的传播和耗散,进而引起相邻桩的振动。所以,研究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是研究单桩和群桩振动特性以及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关键和基础。饱和土中孔隙水的流动特性以及桩基与土体的不同渗透率,饱和土—桩相互作用与单相土—桩相互作用的力学行为,尤其是动力学行为在性态上存在很大差异。将固、液、气三相介质组成的土体视为单相介质与实际的工程地质性能不符,将利用单相土中桩基振动特性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饱和土中桩基振动特性以及饱和土—桩—上部结构耦合动力响应势必造成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土体视为饱和两相多孔介质,运用多孔介质理论描述饱和土体的宏观力学性能,将Novak平面应变模型推广到饱和土介质,借助于势函数得到了饱和土层的纵横向动力阻抗,在Novak薄层法的基础上对饱和土中单桩的纵横向振动进行了研究;将单桩动力阻抗和动力响应的研究推广到群桩,基于群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定义,分别对饱和土中桩—桩竖直和水平动力相互作用因子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主要桩土力学参数的影响;运用基于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叠加原理对考饱和土中群桩的竖向和水平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并以3×3桩为例对群桩动力阻抗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发展了一种分析饱和土中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和群桩动力阻抗的新理论。同时,将上部结构视为梁单元模型,考虑饱和土—桩—上部结构的耦合作用,研究了简谐SH地震波作用下的饱和土—桩—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以青海湖地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3S技术,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的作业方式,详细调查青海湖流域不同时期地表覆盖的类型及草地的退化情况,建立青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构建了太仆寺旗人工草地提取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2013年8月23日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几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作用非常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在教育中受教育的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习者.要解决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所谓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让一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对同伴评价的研究,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环境下的同伴评价的作用,同伴评价与老师评价的关系,以及学习者对同伴评价的情感及接受程度等。 This article focu
平台型锥阀是液压式天然气压缩机的常用气阀,其结构参数选择直接影响气阀的流通能力,进而影响压缩机的进气量和排气量。针对平台型锥阀,建立了流通面积的理论模型,得到了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东莞南社明清古村落中的导视系统,通过对古村落导视系统的调研,挖掘其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文化,并为东莞南社古村落的发展提出更好的方向,吸引更多的受众,为古村落
论文以“层次分析法”、“粗糙集理论”、“熵权法”及“分形理论”等非线性数学方法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以3S技术和Matlab编程为实现手段,对金沙江流域的泥石流进行详细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