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今天,我国政府对创新愈加重视,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全面实施,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GDP之比)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研发投入金额达1.4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其中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占比77.4%,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一斑。一直以来,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规制政策,如建立各种创新基金,为企业研发提供补贴以及税收激励政策,积极促进产学研创新平台的构建等等,以弥补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有时导致的“市场失灵”情况的出现。那么政府的这些创新驱动规制政策是否真正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有待实证检验。2009年10月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和高风险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为支持企业研究开发、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就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创新驱动规制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还有最终体现出来的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研发投入、财务绩效和创新驱动规制政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下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重点梳理了我国目前有关研发直接补贴和创新税收激励方面的规制政策,还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和绩效现状,使得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再次,从理论上对政府研发补助、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另外还考虑了地区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然后,根据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设计,接下来用2012年底之前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重点是对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驱动规制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有积极影响,且存在一年的滞后性;创新驱动规制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从而积极影响财务绩效,研发投入为完全中介变量;这三者的关系都受到地区因素的显著影响。本文创新之处:一是在国家明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将创新驱动规制政策变量加入模型,体现了对政策和形势的及时把握;二是深入分析了三者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并检验了创新驱动规制政策通过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一作用机制,丰富了相关理论与实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