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多电平全光幅度再生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业务的大容量传输需求,现代光纤通信开始由非相干系统向相干系统演进,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和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等高阶调制格式信号已在光网络中实际应用。然而,高阶调制信号对光纤非线性或放大自发辐射噪声(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引起的劣化更为敏感,要求信道具有更高的光信噪比性能。采用光-电-光中继和全光再生技术可有效提升信号性能、延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其中全光再生直接在光域处理光信号,可替代传统中继方式,绕过所谓的“电子瓶颈”,具有数据率高和调制格式透明等优点,能够满足大容量高速率传输系统。全光再生可按幅度再生、相位再生、相位保持的幅度再生(phase preserving amplitude regeneration,PPAR)、幅相同时再生等功能进行分类,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非线性光学结构,如非线性光环形镜(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NOLM)、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 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相敏放大器(phase sensitive amplifier,PSA)、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等。同时,随着光子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实现全关再生器的芯片化成为可能,高性能的全光再生芯片凭借其集成化的优势,同样成为了实现全光再生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基于光纤和芯片的全光再生器,都是全光再生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本论文重点考察NOLM和MZI全光再生器,包括PAM光信号的幅度再生和QPSK/QAM光信号的相位保持幅度再生,它们涉及了非线性光纤和绝缘体硅(silicon-on-insulator,SOI)芯片两种材料体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非相干通信系统中PAM调制格式信号,研究了NOLM再生器级联、偏振正交连续波辅助和保偏耦合器三种全光幅度再生方案,通过改进NOLM结构和优化相关结构的参数,分别提高可再生电平数、增强功率转移函数(power transfer function,PTF)均匀性和扩展再生区域宽度。(1)采用归一化功率转移函数(normalized power transfer function,NPTF)和归一化微分增益(normalized differential gain,NDG)曲线,分析了基于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的NOLM再生器的最佳工作点(working point,WP),并总结级联NOLM方案的设计规律。仿真表明,通过优化光耦合器的耦合比和级间匹配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可实现四电平和八电平PAM信号的再生。(2)提出偏振正交连续波辅助NOLM(polarized orthogonal continuous wave assisted NOLM,PC-NOLM)全光幅度再生方案,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其PTF曲线的台阶均匀性。该方案以交叉相位调制(cross phase modulation,XPM)为基础,理论上支持任意电平数的幅度再生。实验表明,当PAM-4光信号的平均输入功率为29.7d Bm时,噪声抑制比(noise reduction ratio,NRR)达到2.33 d B,四个幅度上的噪声同时得到抑制。(3)制作了一种特殊保偏耦合器并用于构建保偏NOLM再生器(polarizationmaintaining NOLM,PM-NOLM),实验获得了比传统NOLM方案更宽的可再生范围,再生区域提高了近一倍,可使PAM-4的信噪比改善4.5d B,并理论分析了该再生器中Kerr非线性和偏振效应之间的协作机制。2.针对相干通信系统中QPSK/QAM光正交调制信号的相位特征,从幅度和相位两个方面理论揭示了相位保持的再生机理,即线性相移分量对再生光场振幅的贡献必须远大于非线性相移分量,同时可用光学相位共轭器(optical phase conjugator,OPC)补偿残余相位扰动。相应地,提出三种相位保持的全光幅度再生方案:(1)提出了带有放大模块的MZI再生器(MZI regenerator with amplifier module,G-MZI),仿真实现了256-QAM等信号的相位保持幅度再生;(2)提出MZI嵌套NOLM(MZI-nested NOLM,MZI-NOLM)的PPAR方案,实验结果表明,QPSK信号再生过程中的平均相位扰动为4.37°,接近理论值3.8°;(3)提出光学相位共轭器辅助的NOLM(optical phase conjugator-assisted NOLM,OPC-NOLM)方案,实现相位扰动几乎为零的完美相位保持,解决了现有PPAR方案仍然存在残余相位扰动的问题。仿真表明,与传统的单一NOLM情形相比,当输入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为15d B时,本文方案可使16-QAM信号的噪声抑制比进一步提高3.8d B。3.为了推进全光再生器件的集成化,采用2.31cm长的SOI硅线波导芯片开展了16-QAM信号的PPAR实验,验证了MZI再生芯片方案可行性。实验表明,当输入信噪比为17.3d B时,全光再生芯片可实现2.4d B的噪声抑制比,理论分析了SOI波导中双光子吸收(two-photon absorption,TPA)效应对再生器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更新,电子通信系统也开始不断地向多频化、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射频集成电路和微波电路结构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多层化,跨尺度封装与设计问题也逐渐被凸显出来。其中,针对集成电路中互连线结构的设计与高效仿真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互连结构通常需要工作在宽频带内,在低频域中可以通过准静态法来进行分析。然而,随着频率升高至微波频段,电场与磁场出现耦合,准静态
电磁波作为现代信息传递的载体,在通信,成像,以及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见近红外光由于其高频率以及强抗干扰力等特点,成为当前光控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传统的光学元件主要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相位的累积实现电磁波的操控,例如,利用曲面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实现光束聚焦、基于双折射材料实现偏振转换等,但是,其通常具有体积庞大、结构厚重等缺点,难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器件发展需求。而基于亚波长纳米结构的光学
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面向计算机视觉的生成模型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生成对抗网络具有最深远的影响。相较于其他传统的生成模型,生成对抗网络中生成器与鉴别器的对抗训练可以在显著提升生成样本生成质量的同时避免传统生成模型近似或者变分的推导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生成器不直接参与数据分布的学习,这使得生成对抗网络对与数据分布相关的先验知识并不敏感,从而可以更好地生成与数据分布相似但又不完全相
半导体材料作为制造光电器件的基本材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提纯、拉制、掺杂等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半导体元器件,广泛应用在微电子、光伏能源、光电集成等各个领域。随着半导体器件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精确地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掺杂剖面分布是实现器件特定性能的关键步骤,这对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因此,发展无损、非接触、快速、高灵敏度的半导体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光载流子辐射测量技术,考
转换反应型正极材料因具备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优势而被认为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材料。本研究中选择了低成本、高活性的硫化物类转换反应型材料,着重探究了Cu S、Fe S2和Fe Sx(1≤x≤1.14)这几类具备优异潜质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揭示了这些物质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微观和宏观过程。总的来说,本论文完成了对过渡金属硫化物从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机理探究、材料应用到改性尝试的综合评估,为进一步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全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可以预见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将很快到达其性能的极限,难以满足未来通信需求。超五代(Beyond 5G,B5G)移动通信将在5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信速率,拓展通信范围,加强通信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的智能性。因此,B5G通信网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探索新的通信频段
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及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优异特性,特别是AlGaN/GaN异质结具有高浓度的二维电子气(2DEG),使得GaN功率器件在高压、大功率、低功耗及小型化方面独具优势,在电动汽车、激光雷达、通用电源设备及数据中心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高性能GaN器件的新结构、物理特性、制备工艺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在耐压方面,由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端的核心部件,在迎来巨大市场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设计方面的挑战。如何解决功率放大器在转换效率与工作带宽之间的相互制约成为了设计者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改进型混合连续类功率放大器,缓解了其理论中带宽拓展与效率退化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功率模式三频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以适应不同基站、特种设备的发射需求,并利用输入输出谐波联合控制方法进一
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核心单元,在通信、核物理、深空探测、测量仪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领域中的信号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带宽更宽,瞬态特性更加显著,对测试的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然而,受到现有集成电路工艺的限制,单片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芯片难以达到数据采集系统的指标,尤其是采样率指标的要求
工业物联网中嵌入了数百万工业设备,对于实时工业无线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无线控制,无线通信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基于密码的安全机制因为其基于计算的安全性能限制和高的复杂度,不能满足工控的无线安全的需求。工业实时控制需要低复杂度、轻重量的安全措施,以降低通信的处理时延,提高通信效率,实现超可靠、高安全和低延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主要利用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例如,衰落、噪声和干扰)来实现保密消息安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