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近年来发展的干细胞技术为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证实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可行性,建立家兔的右下肢缺血模型并通过对家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的采集、分离及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其移植到家兔缺血的右下肢中,通过移植前后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及应用兔VEGF、bFGF、IL-1β试剂盒测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L-1β的含量,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机理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1.选用 5 月龄日本大耳白兔 40 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未做任何干预。②缺血组,将其制成右下肢缺血模型,未做其他干预。③PBS组(磷酸盐缓冲液组),将其制成右下肢缺血模型,用1ml注射器将0.01mol/L PBS缓冲液分15点注射于右下肢股内收肌群内。④治疗组,将其制备右下肢缺血模型2周后,用lml注射器将取其左髂骨骨髓制备的1×10<6>/ml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分15点注射于下肢股内收肌群内。
2.术后三天,切取右下肢内收肌组织标本,测量其组织匀浆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L-1β的含量:四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术后取右下肢内收肌标本,CD34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
3.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