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当前开发风能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将风力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调速器对于提高风能并网发电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当前开发风能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将风力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调速器对于提高风能并网发电的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极为重要。
本文以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为背景,着重对空气储能发电的调速系统进行研究。传统调速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液压调速器具有动态性能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液压调速器对油液与维护性要求较高、污染严重,导致液压调速器在使用时,特别是对调速器的维护存在很大困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体积小、无污染、易于维护的高性能全电动调速器。所设计调速器能够准确快速的接受上一级指令信号,与检测的反馈信号比较处理后对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准确控制电机的运行,以其精确、快速和稳定的反应来控制阀门的开度位置,同时保证断电重启后能确定阀门的位置。
论文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调速器基于永磁直流无刷电机系统,利用电机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运行,以DSP为数字控制核心,结合CPLD进行逻辑控制,采取基于H桥脉宽调制(PWM)控制原理驱动电机运行,将电机的电压、电流、位置、速度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提高了电机闭环控制准确度。
2.电机输出经单级高减速比减速机构减速驱动空气管道阀门,保证机械传动效率,减小电机输出功率,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来控制管道内流过的高压空气的流量,从而能准确控制气轮发电机的转速与发电频率。
3.运用高精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提高硬件系统的精度,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对电机进行位置检测,提高位置、速度参数反馈精度,宜于阀门的精确定位。
4.采取驱动部分与控制部分分开设计,减少高电压、大电流对控制器的干扰,两部分的信号连接采用电源隔离,接地设计采取一点共地等方法提高硬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性,提高调速器的整体性能。
经过实际使用验证,所设计的调速器能够很好的满足调速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替代传统的液压调速器,且性能更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型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以及电动车等设备接入到配电网。当越来越多的新型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接入配电网时,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原有的网-荷二元结构配电网正逐渐向源-网-荷三元结构的新型主动配电网转变,而分布式电源接入所带来的电压闪变、电能质量下降和谐波振荡使得主动配电网的稳定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由于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关系到整个系统的
随着工业生产过程越来越大型化和复杂化,操作员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和复杂多变的现场工况,系统监控任务非常繁重。而目前工控人机监控界面普遍存在的交互性能不足、缺乏智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的好坏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粮食加工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都希望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小麦品质做出检测。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对小麦的品质做出分类识别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发达国家在小麦产业方面对小麦品质的区划和分类日趋完善,但我国农业产业受装备和技术的限制,整体技术水平、商品化处理率还比较低,相关研究较少,尤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小麦品质分类还
传统的基因选择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基因表达谱数据中蕴含的先验信息导致选出的基因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冗余,进一步影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精度。为了选出最小冗余度的信息基因子
几乎对所有的控制系统来说,故障的发生都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尤其对安全至上的控制系统,故障发生后,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发生。为此,从经济和安全角度
飞行器主动段轨道运动模型具有结构复杂,时变性强的特点,是典型的高阶多元时变微分方程组。飞行器的种类随着轨道模型中参变量的取值不同而不同。双星无源定位方法比单星定位
围绕核机器人在危险作业环境中发现、定位放射性源项的关键问题,从智能信息处理的角度开展了应用研究。结合强辐射环境的特殊要求,立足于被观测目标特征信息不变性理论,实现了“
目标追踪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项热门课题,它在军事制导、视觉导航、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目标追踪这一技术,在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茄,目前种植面积正呈上升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开发番茄采摘机器人,将农民从繁重的作业环境下
随着火电机组规模的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水平和热控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仿真机为电站人员的培训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了提高仿真机的应用效果,建立仿真模型和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仿真机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仿真模型的精度是否足够高。为了建立高可靠性的仿真模型,首先要对建模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对建模对象本身的特性有足够的了解,然后针对对象特性采取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