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齿早期丧失的首要原因[1],同时也与各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晚期重要的病理变化,垂直性骨吸收大多形成骨内缺损即骨下袋,依据牙槽骨破坏后牙根四周骨壁剩余的情况,分别将其分为一、二、三、四壁骨袋以及混合壁袋。对于已经破坏的骨质,想要得以重建,获得骨组织的新生以及牙周上皮性附着结构,需要对骨内缺损的区域行再生性手术治疗,其包括牙周植骨术(Bone Graft Procedures,BGP)、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或者将二者结合,或者结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方法。有研究结果表明,牙周植骨术和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在临床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方面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牙周植骨术和传统牙周植骨术的疗效差异,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因慢性牙周炎来我院牙周粘膜科就诊,且在基础治疗后6周来我科复查,仍具有5mm及以上二壁骨下袋的患牙的3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36颗患牙(均为前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微创技术组用无痛局麻仪对术区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术者头戴放大镜X3,用显微牙周器械在患牙唇(颊)或舌侧行入路切口,以骨缺损为中心延伸至两侧牙近、远中轴角处并保留龈乳头,传统术式组采用传统牙周植骨手术方式及手术器械。纳入标准为:(1)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且无全身系统性疾病;(2)3个月内未服用抗菌类药物及其他免疫抑制剂;(3)患者知情同意;(4)患者依从性较好(菌斑控制情况良好,不吸烟)。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术后1、3、7d的疼痛度;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牙周各临床指标的变化: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龈退缩量(Recession of Gingival Margin,REC)以及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之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结果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术后均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PLI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两组术后疗效均有改善,微创技术组术后1、3d的VAS值分别为(5.11±0.96)分、(2.56±0.51)分,传统术式组的VAS值分别为(6.56±1.34)分、(3.22±0.88)分,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间的VAS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术后3个月PD值为(2.17±0.38)mm比(2.61±0.70)mm、CAL值为(4.14±0.70)mm比(4.94±0.6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D值为(2.28±0.46)mm比(2.67±0.59)mm、CAL值为(4.58±0.69)mm比(5.39±0.61)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时BMD值比较,微创技术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8,P<0.05)。结论微创技术下牙周植骨术治疗二壁骨下袋可比传统牙周植骨术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