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与误差分析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密位移测量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制造业对精密测量仪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位移测量中,一维直线位移是较为典型的应用。近年来国内研制出了一种以时钟脉冲作为位移测量基准的时栅直线位移传感器,其不依赖空间精密刻线,能实现高分辨力与高精度的位移测量。在平面二维位移测量中,如果采用两个方向分别安装一个一维传感器的方法,这种方法节约了成本,方式简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安装一致性难以保证,将会引入较大的测量误差。目前,在一维时栅直线位移传感器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二维时栅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作为一种一体化的直线二维传感器,可以简化安装结构,并且获得较高的平面二维位移的测量精度。本项工作,主要是针对平面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特殊性,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传感器误差分析,实现传感器的误差修正。基于此,本文开展平面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与误差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一维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理论介绍,研究了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深入剖析了信号在测量过程中信号传输路径和处理方法,提出并设计了基于STM32F407VGT芯片的信号处理电路。对测量数据的误差修正提出了等间距的谐波误差修正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2)采用模块化和高集成度的硬件电路设计来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减小两路感应信号的相互影响,采用频率分别为10KHz和20KHz的激励信号。本文所设计的硬件电路系统集成了激励信号产生模块、信号感应模块,感应信号调理模块,时间差测量模块等。时间差测量采用TDC-GP2结合时钟脉冲插补的方法,有效解决了TDC-GP2测量量程小和时钟脉冲分辨率低的问题。(3)根据时栅信号的传输机理找出误差来源,误差来源主要是两相激励信号相位非正交,幅值不相等,感应信号处理时方波信号发生波动,零电平波动和幅值波动,针对由于这些问题带来的误差提出了基于FFT(傅里叶变换)的等间距谐波误差修正算法,并对算法的实现进行了软件设计。(4)利用实验室环境搭建实验验证平台。经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激励信号、感应信号和方波信号的稳定性,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误差修正算法可以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在一个节距内x和y方向的位移测量分辨率可以达到4.4nm。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信号处理电路和提出的误差修正算法提高了二维位移的高精度测量,推动了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和市场化进程。
其他文献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所以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主要是运用于《圣经》的翻译。而在文学翻译
代表新媒体潮流的平板电子产品,在用于阅读时(即电子阅读器),却始终拘囿于纸面呈现方式下的网格体系,局限为「纸书」的替代品或升级版。然而,一旦打破传统网格的窠臼,这方寸之间的舞
文章探讨了公立医院应该如何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在政府采购中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提出了目前公立医院在办理政府采购中遇到的问题。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也得到了更为稳定的发展和建设,但是时代的发展同样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内控组合风险问题。企业在进行内控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
综合机械化开采是我国矿井的主要生产方式,本文以某矿2003综采工作面为例,对其开采过程中的割煤方式、回采流程进行探讨。
<正>目的通过对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的效随机对照观察,为临床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条途径。方法年龄大于65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0名,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基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农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粮食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却越来越
众所周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现代期货市场最早都起源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兴起。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是最早的期货品种之一。中国作为主要的小麦生产国、消费国和进
甾体是一类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参与调节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对甾体功能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层面,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甾体分子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甾体药物的副作用与多效用等。要深入研究以上问题,急需确定甾体的活性靶标。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系统地筛选甾体靶标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利用分子模拟方法虚拟筛选出潜在的候选靶标可以降低寻靶的盲目性,缩小用于分子实验的候选蛋白范
气功能量点穴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解放军总医院黄孝宽,曹其鉴气功能量点穴是气功医师在气功运气的基础上,以身体某特定部位发放“外气”,以接触或不接触患者的身体(穴位)两种方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