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氏菌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具有多种血清型的食源性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感染沙门氏菌后的鸡可能会出现产蛋量减少、腹泻等一系列的症状。其中,被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鸡通常会排出白色的糨糊状粪便,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肠炎沙门氏菌为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导致机体产生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目前,鸡群中沙门氏菌病是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本实验室研究发现,鸡群被沙门氏菌感染时,死胚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最高。为评估芦花鸡群中沙门氏菌的感染状态,本研究应用芦花鸡的18日龄未出壳死胚,完成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于2019年4月采集芦花鸡鸡群中90个18日龄的未出壳死胚,对鸡胚样品分别进行BPW、TTB增菌培养,采用三线法将细菌接种于XLT4培养基,通过菌落形态、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沙门氏菌;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确定沙门氏菌基因序列型,了解分离菌株的特点以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采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13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检测;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最后通过PCR技术对分离菌株分别进行Ⅰ类整合子及21种常见耐药基因的检测。分离结果表明,从鸡死胚样品中共分离到7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85.6%(77/90)。77株沙门氏菌共分为两种血清型,分别为71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和6株肠炎沙门氏菌;MLST检测出2种ST型,ST92(71/77,92.2%)为主要ST型,其次为ST11(6/77,7.8%)。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3种毒力因子中有11种毒力因子(invA、hilA、sefA、sipA、sipC、sopB、sopE、spvC、ssaR、ssrA、stnP1)的检出率均为100%。检测的另外两种毒力因子pefA和rck的阳性率偏低,均为7.8%(6/77),通过毒力基因统计发现,鸡白痢沙门氏菌均不携带pefA、rck毒力基因,但是肠炎沙门氏菌均携带pefA、rck毒力基因。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77株分离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为97.4%(75/77)。其次是链霉素,达到26%(20/77)。对多粘菌素B、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加替沙星这六种药物的耐药率均为0(0/77)。多重耐药菌株所占比率为14.3%(11/77),以STR-EM-FOX的耐药表型为最多,占5.2%(4/77),其次是STR-EM-CTA,占2.6%(2/77)。六大类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氯霉素类)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分离菌株中有71.4%(55/77)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有19.5%(15/77)的菌株携带三种以上的耐药基因。77株沙门氏菌中共有10种耐药基因组合。分离菌株对blaTEM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最高,为63.6%,其次是aaC3和aac(6’)-Ib-cr,携带率分别为20.8%、19.5%。耐药基因检测出blaPSE、stcM、qnrS为阳性,携带率分别为2.6%、2.6%、1.3%。分离菌株均不携带blaSHV、blaOXA、blaCTX-M、qnrB、qnrA、qnrC、qnrD、oqxA、aaC1、aaC2、aaC4、tetA、tetB、sul3、cmlA耐药基因;77株沙门氏菌中,有4株携带I类整合子,携带率为5.2%(4/77)。基因盒有3种类型:aadA2(2.6%,2/77),aadA2-intl1-linF(1.3%,1/77)和intl1-aadA2-sul1(1.3%,1/77)。本研究通过对芦花鸡群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血清分型、MLST分型、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Ⅰ类整合子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发现,该场芦花鸡存在沙门氏菌感染,阳性率高达85.6%(77/90),并以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占92.2%,且都为ST92,表明该种鸡群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来源单一。该芦花鸡群中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多粘菌素B等6种药物均无耐药性,表明该种鸡场用药相对安全,但invA、hilA、sefA等11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高达100%。本研究结果补充了芦花鸡源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将为芦花鸡的鸡白痢防控方案提供借鉴,为自繁自养的地方品种鸡沙门氏菌病的净化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