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个人而言,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社会对个人全方位控制”的放松,“总体性社会”的逐渐解体,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日渐兴起。社会的日益多元不但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还体现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仅就城市而言,物理空间、空间观念的变迁是改革三十年来社会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本文所考察的异性性关系就是发生于这一变迁的城市空间中。
在研究中,笔者将“异性性关系”界定为“长期异性性关系”,即性伴侣关系维持六个月以上。在实际数据中,这种异性关系以“夫妻关系”为主,其比例占88.7%;而其他处于诸如“试婚”、“同居”、“恋爱”、“单身”等状态下维持的长期异性性关系占11.3%。
长期异性性关系涵盖的内容很多,本研究主要围绕“多伴侣性行为”、“性生活满意度”展开。前者关注长期性关系中伴侣间的“性忠诚”,主要考察了影响一个人在长期伴侣之外寻求其他性伴侣的原因;而后者则关注长期性关系中性生活的质量,主要考察了性生活中人们在生理、心理两个层面上的感受,回答了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满意程度、性生活生理和心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别。
资源理论、性脚本理论为性关系研究提供了两个重要的视角。在资源理论的视角下,长期性关系双方是一种资源交换关系,性关系双方在资源上的得失不但影响其多伴侣性行为的选择,而且还影响人们对性生活的感受。性脚本理论也有助于理解人类性行为和性感受,在此视角下,长期性关系中的任何行为、主观感受莫不与个体所秉承的性观念、性价值相关。
资源理论和性脚本理论提供的是个体层次的解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的宏观变迁是当前长期性关系模式形成的土壤;此外,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启发我们关注长期性关系存在的空间环境。为此,在传统的解释框架中,本研究引入了空间视角,关注影响长期性关系的宏观层次。人们生活的社区、城市所在地区的空间特征由此便进入了原有解释框架。
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对性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作了综述、对三个研究视角作了解释,并详细介绍了空间理论视角的内涵。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的主体,分别以“多伴侣发生否”、“性生活生理满意度”、“性生活心理满意度”为目标变量建立涵盖了三个理论视角的多层模型。主体部分的写作体例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研究假设、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说明等几个部分。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作了简明的总结,同时对实证发现做了探索式的解释。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传统的资源视角、性脚本视角对长期性关系中多伴侣的发生、性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解释力度;此外,多层模型的建构过程也说明,多伴侣性行为、性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社区、地区差异,从而证明了空间视角纳入既有解释框架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空间结构多样性越大,身处其中的个体多伴侣发生率越高;地区居住空间越大,身处其中的个体多伴侣发生率也越高;而地区空间结构多样性越大,会显著降低性生活生理“非常满意”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纳入模型的社区变量对多伴侣发生率、性生活(生理和心理)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社区性开放程度、社区社会网络密度两个变量在拟合本次调查数据时效果不理想,探索表征社区影响的变量将是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之一。
在对长期性关系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性的“现代社会”这一概念,用以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在“性”方面的变化,这是一个倡导性快乐、崇尚性关系当事人“自主”的时代。只有将城市长期性关系中的多伴侣性行为的选择、性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放在性的“现代社会”这一时空背景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城市中长期异性性关系中的多伴侣性行为、性生活满意度问题。
此外,在对实证结果探索性解释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2006年中国成年人性调查”的数据似乎揭示出这样一个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日益缩小、地区空间结构多样性趋同之时,较高的多伴侣发生率、性生活生理“非常满意”的发生率低将成为长期异性性关系中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