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潮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的40%、60%和80%)、pH(4、7、10)及有机质(原土和去除有机质)对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硝化抑制作用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与DMPP的降解特征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状况、pH、有机质的去除以及取样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总有效含量、表观硝化率和DMPP残留量;各处理土壤中DMPP残留量与土壤NH4+-N含量、NO3ˉ-N含量和表观硝化率具有相关性(r>0.6),DMPP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低土壤含水量的硝化抑制效果较好,其中以40%田间最大持水量环境效果最佳,不仅能显著抑制铵的氧化,而且可减缓DMPP的降解,延长氮素以NH4+-N形式存在时间。60%和8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DMPP降解较快,导致硝化抑制效果降低。
DMPP的降解速率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以pH10的DMPP的硝化抑制效果最好,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浓度,有效降低土壤中NO3(ˉ)-N浓度。土壤pH7和pH4处理硝化抑制效果较低,并且DMPP存留量较少。
去除土壤有机质的潮棕壤添加DMPP后,在培养各时期能显著增加土壤NH4+-N的累积量,降低土壤表观硝化率,延长了DMPP的存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