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无不与土地有关。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土地供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007年7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掌握确切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结合“3S”技术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是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共享和土地科学管理的基础。本文结合临川区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县级农村土地现状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成果如下:1、详细介绍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流程,对获取遥感数据、DOM制作、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绘、数据处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数据库变更进行实践探讨,分析这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法。2、探讨土地调查中数据处理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的转换,介绍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基于MapGIS平台的区与区叠加分析,提取变化量。3、详细介绍土地调查中的误差来源,具体分析每个过程中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法,着重介绍了遥感影像解译、数字化以及数据处理的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优化控制。4、参考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质检软件的缺陷等级,采用因素成对比较法结合特尔斐法(专家分析法)确定评价元素的权重,提出顾及土地精度要素的加权平均缺陷扣分法,并对数据库成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控制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