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PARγ,PPARβ(也称PPARδ)为过氧化物酶体增值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的两种不同同工体。PPARγ与PPARβ参与介导了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内皮损伤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临床一些常见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肿瘤及一些炎症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都与之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脑梗死的病理基础,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故推测PPARγ与PPARβ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河北部分汉族人群PPARγ基因C161T和PPARβ基因+294T/C两个位点碱基突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中国河北汉族人群中对90例脑梗死患者与94例正常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脑梗死(CI)组中男5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7.91±11.73岁,入选标准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临床及头颅CT/MRI确诊,除外脑栓塞,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入院前有过降脂治疗者。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经病史询问无脑血管病史,部分经头颅CT或MRI证实无脑卒中,其中男51例,女43例,平均年龄为51.74±11.61岁。入选各个对象之间无血缘关系。实验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PPARγC161T和PPARβ+294T/C多态性,并测定血清血脂、血糖水平。分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体重指数及PPARγC161T和PPARβ+294T/C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1 CI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两组人群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吸烟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测定显示:对照组和CI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CI组中要低于在正常对照组中。2 PPARγC161T多态性:在对照组和CI组中C161T位点基因型均以CC型常见,其次为CT型,而TT型很少见,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以C等位基因为常见等位基因,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因为TT型共发现5例,其突变率很低,为减少偏倚,将CT与TT合并后作比较。对照组和CI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6vs0.494,0.404vs0.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2,P<0.05)两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87vs0.733,0.213vs0.2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3 PPARβ+294T/C多态性:在对照组和CI组中+294T/C位点基因型均以TT型常见,其次为CT型,而CC型很少见,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T等位基因为常见等位基因,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对照组和CI组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74vs0.511,0.340vs0.400,0.085vs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9,P>0.05)。两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45vs0.711,0.511vs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4,P>0.05)。4以是否患脑梗死为因变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BMI>25)、高密度脂蛋白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PPAγC161T和PPARβ+294T/C的突变率太低,故不能进行此分析)。以α=0.1为入选和排除标准。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4.676),糖尿病史(OR=2.721),高密度脂蛋白(OR=0.488516)进入模型,高血压、糖尿病与脑梗死呈正相关,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呈负相关,即低的高密度脂蛋白也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 PPARγC161T多态性和PPARβ+294T/C多态性与河北汉族人脑梗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不足以构成脑梗死的独立遗传性危险因素。2高血压、糖尿病、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以往研究相符。3本研究未发现吸烟、肥胖与脑梗死存在直接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