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视网膜循环时间(retinal cycle time,RCT)及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并与单纯使用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组进行对比,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气虚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非缺血型)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气虚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非缺血型)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计64例共64眼。根据就诊时间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32眼)和治疗组(32例32眼)。其中治疗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BCVA、CMT、RCT、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及两组之间总体疗效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BCVA、CMT、RCT及视网膜出血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后BCVA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BCVA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01,P=0.000<0.05),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提高BCVA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8,P=0.037<0.05);同时两组治疗方案与疗程的交互作用对BCVA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疗程的进展,BCVA提高的总体趋势有显著性差异(F=6.975,P=0.000<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BC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均<0.05)。3.治疗后CMT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608,P=0.000<0.05),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降低CMT的疗效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7,P=0.015<0.05);同时两组治疗方案与疗程的交互作用对CMT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疗程的进展,CMT下降的总体趋势有显著性差异(F=11.069,P=0.000<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C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均<0.05)。4.治疗后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对比: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视网膜出血吸收的总体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视网膜出血吸收的总体有效率为86.67%,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3,P=0.042<0.05)。5.治疗后RCT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RCT较治疗前均有所缩短,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缩短RCT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14,P=0.002<0.05)。6.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对比: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0.00%,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RVO-ME均有效,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RVO-ME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3,P=0.035<0.05)。结论:1、单纯使用577nm微脉冲激光能够有效治疗气虚血瘀RVO-ME(非缺血型),主要表现在BCVA的提高、RCT的缩短、视网膜出血的吸收以及ME的消退。2、与单纯使用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相比,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气虚血瘀型RVO-ME(非缺血型)疗效更佳,能够更好地提高BCVA,降低CMT,缩短RCT,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和ME的消退,而且该方案能够改善早期未完全闭塞的视网膜静脉微循环瘀滞状态,促进视网膜血供的恢复,进而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视网膜小血管渗漏,进一步减轻黄斑水肿,最终达到提高视力,保护视功能的目标,避免RVO进一步加重。